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积极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从完善县级公众服务中心建设入手,构建以农村物流、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电子商务培训、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和品牌营销在内的“五个体系”,助推农村更美、农业更优、农民更富。
2018年,漳州市在福建省率先出台首份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政策,进一步推动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物流向贫困地区、困难群众集结。找对路子,用好政策,通过深入贫困县、贫困村开展扶持政策解读,为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减负”和“加油”。创新“一户一店一码”的电商扶贫模式,将贫困户、合作社、农村电商服务站以及平台纳入电商产业链条,共享增值收益。截至2018年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已经覆盖了福建漳浦、云霄、平和、诏安、漳浦、南靖、龙海等六个县(市),其中省级扶贫工作开发重点县实现100%覆盖,打通了品牌定位、产品质量、人才培养、网络建设和物流体系之间的链条与网络。
打通最后一公里
福建漳州市以“电商助农、电商惠农”为宗旨,创新农副产品的流通方式,促进“产”和“销”有效对接与融合。
据了解,漳州市已经实现乡镇快递网点全覆盖,村级快递网点覆盖率达53%。例如在漳浦县,依托邮政企业点多面广、物流普遍服务优势,投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供应链仓储中心、21个乡镇分仓、201个村级服务站,配套建设农村电商物流云平台、可扩展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平台。
有好产品离不开好渠道的支持,漳州市以“电商助农、电商惠农”为宗旨,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延长产业链、拓展价值链、补齐发展短板,创新农副产品的流通方式,促进“产”和“销”有效对接与融合。
此外,农民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一样无差别的网购服务。除了网络代订农资农具可节约近20%的开销外,服务站也提供金融、医疗、公益等各类民生服务,打破了城乡信息不对称的局面。2018年“6·18”大促期间,全市农村淘宝“村小二”帮助村民代购金额居全国第四名;平和县农资企业销售生产资料居全省农资类销售首位。在荔枝、蜜柚、青枣丰收的形势下,漳浦县的电商企业与自建的90个农村服务站点统一开展网销行动,累计网销农产品170万斤,网销金额达1500万元。
完善电商人才培训体系
针对人才缺乏的痛点,福建漳州市坚持送政策入村、送技能入户,开展“人才强商”行动。
电子商务既给农村青年带来了创业期待,也带来了无限创富的可能,但由于专业美工和运营人才的缺乏,导致网店推广跟不上、缺乏竞争力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人才缺乏的痛点,漳州市坚持送政策入村、送技能入户,开展“人才强商”行动。
三年来,漳州市的六个示范县还先后以“电子商务开店”“电子商务实操技巧”等多个模块为基础,在诏安红星乡、湖美村,华安县高安镇、南靖县靖城镇等地开展各类培训,通过手把手的讲解教学累计培训15453人次,其中涉及贫困户480人次,为农民“触网”搭一座桥梁。2018年,漳州市通过电商助力贫困户增收446人,其中带动就业98人,增收金额达126.22万元。
漳州市农村服务站的“村小二”和返乡大学生为主力的创业者依托淘宝和微商模式逐步成长,将花卉、鞋服、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带动设计、制造、快递等上下游发展。目前,漳州市“村小二”女性占比近一半,在贫困村一个“村小二”的创业可以带动一到两个“淘帮手”的就业,为贫困村增加三个工作岗位。优秀返乡青年在培训中成长、在实战中提升、在创业中磨炼,初步形成了“以一村发展一品、以一品作响一店、以一店致富一片”的良好局面。电子商务发展也助推了乡村产业振兴,2015年百花村入选“中国淘宝村”,实现了漳州淘宝村“零的突破”;2018年邹塘村、北斗村等七个村入选“淘宝村”,实现了农村电商创业的“破茧蝶变”。
加大农商对接力度
漳州市统一打造政府背书的地域品牌,按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互联网化改造,把产品变成商品、把商品卖成品牌。
2017年以来,漳州市先后举办“互联网+漳州味食品”产销对接会、“生鲜行业产业资源对接会”“全球收获季漳州生鲜行业资源对接会”“首届福建省农业品牌发展峰会”等大型农村电商资源对接会,为平台、企业、农户间牵线搭桥,进一步推动农货上行。先后与阿里巴巴集团、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各县区开通了兴农扶贫官方品牌站,占全省比重为45%;开设京东漳州、芗城、龙文、东山、云霄、龙海六个特产馆,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漳州市统一打造政府背书的地域品牌,通过营造价值、全渠道、故事化推广,按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互联网化改造,实现把产品变成商品、把商品卖成品牌。2017年,漳州市系统梳理名优特产资源链条,优选八大类162种地标产品编印《漳州味名优特产品目录》进行宣传。推动“平和琯溪蜜柚”入选“全国五十强农产品电商品牌”,2017年平和市蜜柚通过快递寄出450万件,2018年寄出1003万件、8000万斤,销售额达2.6亿元以上,大大提升了互联网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