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文旦柚果园绿肥周年套作技术现场观摩交流培训会在莆田市仙游县举办。此次观摩会汇聚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莆田学院、市县农业部门、科研机构及度尾镇有关领导、文旦柚种植户等70余名代表,共同见证和探讨绿肥套作技术在生态果园建设中的创新应用。
文旦柚果园绿肥周年套作技术现场观摩交流培训会活动现场
作为仙游县特色水果的“金字招牌”,度尾文旦柚产业长期面临土壤酸化、裂果率高等发展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仙游文旦柚科技小院科研团队经过系统研究,构建了“夏种印度豇豆—冬种光叶紫花苕子”绿肥周年套作技术体系。此次观摩会以冬季绿肥光叶紫花苕子为核心,通过实地观摩,全面展示了该技术体系在果园冬季绿肥管理中的整体长势、抑草保墒及培肥效果。
冬季绿肥光叶紫花苕子在果园中的茂密生长情况
活动现场,仙游文旦柚科技小院责任专家吴林坤教授以详实的数据与案例,系统剖析了文旦柚产业的痛点与机遇,并详细介绍了果园绿肥周年套作技术的优势及实操要点。随后,与会人员走进果园,实地考察冬季绿肥光叶紫花苕子的生长情况及抑草效果。只见果园地表被茂密的苕子完全覆盖,紫色花朵点缀其间,不仅抑草效果显著,还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青蛙等生物活跃其中,充分展现了果园生态系统的健康活力。大家纷纷表示,绿肥套作技术不仅是改善果园生态的“良方”,更是推动文旦柚产业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
专家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绿肥周年套作技术的优势及实操要点
经现场测产,冬季绿肥光叶紫花苕子鲜草产量达2700.01公斤/亩,折算干草产量为416.88 公斤/亩、纯氮量为13.38 公斤/亩,可替减尿素施用量29.09 公斤/亩。结合此前夏季绿肥印度豇豆的优异表现(鲜草产量2446.68公斤/亩),两季绿肥鲜草总量达5146.69 公斤/亩,合计可提供纯氮26.08公斤/亩,可有效提升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使用。
科技小院首席专家林文雄教授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长期定位监测试验,深入研究绿肥周年套作技术对果园土壤健康的长效影响,并探索生态果园的固碳减排潜力,以产品碳足迹管理为抓手,推动文旦柚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
技术人员正在对冬季绿肥光叶紫花苕子进行现场测产
此次观摩会不仅是一次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生态农业实践课。参会果农纷纷表示,绿肥技术操作性强、效益直观,将积极应用实践,共同打造生态友好型果园。“未来将持续深化与科技小院的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加速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文旦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度尾镇政府负责人说。(陈得盛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