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在湖里山姆会员商店检查进口酒中文标签、进货来源等情况。
执法人员在元初食品海天店检查酒类。
春节将至,为进一步加强酒类市场监管,确保市民游客在欢乐过年期间能放心畅饮、安心消费,本期“月月十九查酒”行动,厦门市食安办联合市场监管、海关执法人员和媒体记者,对酒类市场开展春节前突击执法检查。
此次检查重点聚焦酒类食品安全,涵盖销售酒类的进货渠道是否合规合法,储存环境是否满足要求,以及商品中文标签是否规范,价格是否清晰标注等。
昨日上午,检查人员一行首先来到湖里山姆会员商店,重点检查了超市在售的进口酒类中文标签、进货来源等情况。“逢年过节,高端白酒销量增长比较明显,元旦以来增长了两成左右。”超市现场负责人介绍,此外,一些礼盒装的酒以及进口威士忌销量也有明显增加。
依据海关总署第248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2022年1月1日以后生产的进口食品,内外包装上要显示其在华注册编号。“进口食品注册证号,也称为在华注册号,是由海关总署为已注册的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提供的唯一编号。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中文标签上的注册号来判断食品是否为正规进口。”海关执法人员表示。检查显示,超市在售的进口酒标签均符合规定。
执法人员还在超市内随机抽取了一款进口红酒、一款53度茅台珍藏酒和一款国台酒的进货票证,商家均能提供。
在元初食品海天店,检查显示该店的证照资质、中文标签和酒类索证索票均符合相关规定。但细心的执法人员发现,冷柜里的一款500毫升装的德国进口“桑伯格小麦啤酒”,在货架上没有张贴对应的商品价格标签。“货架上还有同品牌的另一款啤酒,消费者容易混淆两款产品的价格,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执法人员要求商家立即整改,补上价格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