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基层治水管水中普遍存在的统筹协调难、资金保障难、建管力量专业性弱等难题?福建省晋江市以全面建立“指挥部+国企”的基层治水模式,逐步探索出解决之道。
今年以来,晋江市依托河湖长制,成立市级治水总指挥部及12条市级流域、20个乡镇(街道)治水指挥部,加强对治水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大大提高了涉水项目推进效率。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动水利行业国企参与水利建设和工程运行管理,为基层治水提供了强力资金保障和专业化力量支撑。
普照溪 李玲玲摄
指挥部:统筹治水工作的“大脑中枢”
今年4月,晋江市委书记、市总河长张文贤,市长、市总河长王明元共同签发1号总河长令,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市各流域整治,打响了全市统筹治水攻坚战。号令一出,全市上下迅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决战姿态,向水环境突出问题发起总攻。
4月底,晋江市政府出台文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的晋江市治水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规划指导组、工程建设维管组、督导检查组、资金保障组,抽调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水利、城管等部门和水务集团的业务骨干,与河长办合署办公,统筹全市治水及治污攻坚各项工作。各镇(街道)、市级流域相应成立32个分指挥部,由各乡镇级河长及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抓好统筹工作,并建立与治水总指挥部相匹配的工作运行机制,同时明确“定期调度、挂图作战、比拼晾晒、督察考评”等四项工作机制。
指挥部成为一线治水工作的“大脑中枢”。机制建立以来,各级指挥部制定流域治理计划,召开推进会达288次,切实加强对治水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实施两批治水项目,强化流域水环境治理。
“目前,我市大部分流域河流水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局部环境问题仍然突出,离人民群众对优美水环境、良好水生态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治水领域存在市镇两级权责不清、治水项目资金保障不足、污水设施设备多头管理以及应急抢修机制不健全等深层次问题。同时,水的问题表象在水体,根源在岸上,单纯的流域治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今年5月召开的治水总指挥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晋江市委副书记、治水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办公室主任吴忠刘进行了深刻剖析。
问题怎么解决?实施治水项目成为重要抓手。5月以来,治水总指挥部以水质提升为导向,共策划推进114个治水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3亿元。截至11月10日,已完工71个项目,32个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结合当前各流域亟需解决的新问题,今年9月,我们启动了第三批治水项目的策划申报工作,目前确定实施21个新项目。”晋江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张源昌说。
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相应的检查、督导工作必须到位。总指挥部常态化开展督导、调度,定期通报治水工作进展等情况。
治水办牵头成立整治成效评估工作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核查、水质抽样等方式,完成对晋江市陈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期)整治成效的评估,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对西滨镇金鸡沟下游清淤工程、安海镇加塘溪庵前支流清淤工程等滞后项目,下发提醒函,要求加快推进;拟出台《镇街、经济开发区地表水水质排名考评办法》,每月对全市各流域重点断面水质情况进行考评排名、通报。
市政府督查室、水利局、生态环境局、治水办组成3个联合督查工作组,对2023年治水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督查内容涉及指挥部成立以来,各级河长部署议定事项落实、治水项目工程开展、入河排口检查、城区及农村水质波动及水体整治、入海排口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建设、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整改等工作进展情况。治水工作专项检查节假日不休,全力保障治水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国企:治水一体化管理主力军
专业力量和资金保障不足,治水项目建不成、建不好、管不好,是一些乡镇(街道)在治水过程中面临的棘手问题。水务集团等水利行业国企在这些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如何把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在基层治水工作中?今年9月13日,治水总指挥部出台的《晋江市治水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明确,按照“统筹建设、协调运行”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晋江市治水管理机制,通过整合涉水资产、资源,逐步实现“投资、设计、建设、运营、排查、养护”六位一体管理模式,着力提高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实施的及时性、后期运管的协调性,实现“源头管控到位、厂网衔接到位、管养维护精细、污水处理提质、尾水循环利用、污泥处置安全、河畅水清岸绿”的系统化生态治理新格局。
一体化管理强调坚持“政府主导、国企运作”原则。晋江市水务集团作为治水总指挥部授权的全市治水建设运营主体,由治水总指挥部统一领导,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实现涉水项目统一建设、涉水资产统一管理、涉水项目统一管护运营的“三统一”。
实现涉水项目统一建设。市级排水管网设施及提升泵站、支流以上河道、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中心、中水回用等涉水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新改扩建项目,原则上由水务集团作为业主单位,负责项目全过程管理及建设资金筹措,水利局会同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组织项目设计方案审核把关和竣工验收。
实现涉水资产统一管理。水务集团统一管理建成后的涉水项目。目前,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水利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和园林绿化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全市涉水资产整合总体要求,梳理排查包括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涉水管网、水闸、泵站、水库、渠道等在内的国有涉水资产现有存量,摸清底数。
2024年年底前,将涉水资产逐步分类移交水务集团统一运营管理。水务集团积极对接金融政策,盘活涉水资产,通过兼并重组、收购、股权合作等模式整合其他现有城市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等企业,发挥综合管理、集团化运营的优势。
实现涉水项目统一管护运营。市级流域主河道日常管护、排水主干管网、提升泵站等由水务集团有偿管养,具体管护费用由水利局会同财政局,按照保障合理利润的原则测算,并报治水总指挥部审定。国有涉水经营性项目由水务集团统一负责运营。河道支流日常管护(含景观绿化)、镇级排水管网、村级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及配套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管护工作,由水务集团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分阶段、分步骤承接,对应镇、村两级污水管网管护主体变化,原污水处理费返还管理机制将适时调整。
效果:治水效能大幅度提升
机制好不好,效果说了算。
这套“指挥部+国企”新模式究竟有没有发挥作用,能否促进治水效能的提升?“九十九溪1号排口整治就是验证国企快查快治成效的典型。我们仅用15天左右时间,就完成了要求时限是1个月的雨污分流节点改造。”晋江水务集团总工办负责人黄雅宽介绍,“8月份,全市大面积铺开入河排口排查,我们组织了16支外业队伍共80余人,仅用20天左右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市级9000多个排口的排查。同时,16个小组交叉互检,按一定比例开展外业现场抽检校核,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
目前,全市大部分镇(街道)、经济开发区继续委托水务集团对辖区内流域支流、坑塘进行延伸排查。截至11月10日,晋江市共登记排口13 477个,较10月初新增900余个。“这个排查效率在过去是不敢想的。”黄雅宽说。
针对晋江市城区排污口的检查治理工作也在加速进行。“现在,阳台的污水再不会进入河道里了!”晋江市池店镇规建办主任林煌灿表示。原来华洲渠周边住宅小区的很多住户对阳台进行了改造,做了洗衣池等,生活污水就会进入雨水管道排入河流,对华洲渠造成污染。今年5月开始,池店镇对华洲渠两侧18个小区阳台立管等排水设施混接问题实施了整改,雨污分流排水改造工程目前已顺利完工。据了解,从2021年开始,晋江市住建部门便要求将新建楼盘的阳台立管纳入污水管道,遏制了排污“增量”问题。
治水总指挥部办公室还出台了《治水工程项目全周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各治水工程设施从策划、建设、变更到验收、结算、移交、管理等全周期各环节的工作要求及相关部门的职责,破除障碍、解决梗阻,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充分发挥效益。
推行数字化建设也是提升治水效能的重要抓手。治水总指挥部推动编制全市排口信息“一张图”,将全市排查出的入河入海排口移交水务集团分批电子化落图,便于后期全覆盖溯源整治,开展长效管理。黄雅宽表示,未来三年,将采用“国企专业化管养+联合技术团队”形式,由水务集团中具备相关检测资质和市政、水利三级施工总承包资质的权属坤源公司为实施主体,通过组建一支技术力量较强的联合技术团队,共同完成排水管网的深度排查和日常运营,并同步建立起全市“厂一网一站一河”电子一张图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高效管护。
“晋江市拥有200多万人口,工业企业密集,水污染防治一直是我市水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全面推进‘Ⅱ型大城市’建设的历史使命所在。”晋江市水利局局长蒋东晓说。晋江将持续推进完善“指挥部+国企”治水新模式,逐步推动涉水问题“水岸网”全流域闭环销号,治水项目“建管养”全周期有效管理,治水工作“市镇企”全链条责任落实,推动全域系统治水各项工作,助力美丽晋江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