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如何变成“财富林” ——浙江诸暨香榧产业“接二连三”打造全产业链纪实
2016-12-13   作者:朱海洋   来源:农民日报

编者按

  近年来,不少地方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发展理念,围绕特色产业做文章,通过挖掘优势资源、完善产业链、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和塑造地域品牌等手段,将特色产业做成优势产业、赚钱产业。在产业带动下,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提高了地方的知名度。浙江诸暨将香榧产业经营得有声有色,已成为国内引领这一产业的“风向标”。如今,他们通过产业“接二连三”,将农业种植与乡村游融合,衍生出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新兴产业,为农民创造出更多增收路径。

  近几年,随着“香榧南扩”的持续推进,浙江香榧产业异军突起。面对众多新星夹击,作为传统老大的诸暨市何以坐稳头把交椅?发现,诸暨的战术是“接二连三”,通过全产业链的打造,塑造核心竞争力。最近,国内首座以香榧为主题的博物馆在该市落成开放。至此,诸暨香榧在产业链延伸上再次先人一步。

  挖掘优势资源培育完整产业链

  千年一树古香榧,万世奇石活银杏。作为全国闻名的“香榧之都”,诸暨市有着1300多年香榧栽培历史。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会稽山古香榧群”的核心区域,也正坐落于诸暨境内。

  尽管香榧种植风生水起,但与其它产区不同,诸暨有着无与伦比的绝对优势,那就是古树资源。在诸暨,百年树龄以上的香榧有4万多棵,其中千年古树2700多棵。与之伴随的,则是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汉代,诸暨香榧就有文字记载;唐时,“枫桥香榧”便已享誉天下。

  大自然的馈赠赐予了先天优势,日后诸暨香榧的独占鳌头,更缘于政府围绕产业链做文章:一产上,向前端发力种苗产业,同时重推香榧基地的新建;二产上,扶优扶强一批生产、加工主体,快速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后端三产上,则发力品牌营销和农旅融合,通过知名度、影响力的提升,来提高附加值和拉长价值链。

  加强科技研发支撑产业做大做强

  “产品研发可以由企业自身完成,但种子种苗的研发,农企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培育一个品种往往需要耗费多年时间,虽说一旦获得成功,市场前景难以估量,但潜在风险也不可低估。”在诸暨市农业局局长孟志康看来,政府所要解决的就是集中科研资源、建立公共平台,破解单个企业无法完成的研发难题。

  除了早年组建的省级香榧良种繁育中心和种质资源收集库,2014年,诸暨还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成立中国香榧研究院,就育苗造林、高效栽培、精深加工、文化创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发,取得了诸多成果。

  通过产学研结合紧密,这些成果很快转化为经济效益,不仅推动了香榧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而且促成诸暨一跃成为闻名全国的种苗集散中心。如今,光种苗年产值就已超亿元,市场上90%以上的香榧容器苗均出自诸暨。

  光靠一产种植,面积和产量毕竟都十分有限。事实上,随着“香榧南扩”工程的推进,无论在浙江省内,还是其它省市,香榧种植面积成倍扩张。诸暨认为,挖掘香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在一味贪大求全扩面积,而在于抓住加工这一核心环节,再向前端种植和后端营销延伸,如此一来,将事半功倍、稳坐泰山。

  正是在这一战略思维的引导下,诸暨加快培育生产加工型的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有利和主动位置。独占的资源优势,加上市场优势,很快让一大批香榧品牌脱颖而出。比如,像“冠军”“老何”“天珍”“榧皇”等品牌,现在名气都很大,也很有市场号召力。而诸暨香榧产业,也已基本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集种植、收购、加工、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促三产融合提升产业附加值

  发现,在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打造上,诸暨市政府也绝对功不可没。一方面,由政府出面,定期举办中国香榧节,每每都是领导、媒体云集,受人关注;另一方面,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枫桥香榧”,为企业提供背书,解决认知难题。

  农业企业一般实力弱小,面对居高不下的营销成本,常常望而却步,即使投入广告狂轰滥炸,消费者也不一定买单。而有了政府的搭台和背书,让许多企业品牌在市场的汪洋大海中有了支撑和依靠,营销成本也得以大大降低。

  如果说一产和二产,还仅仅局限于香榧产品本身,那么到了三产的农旅融合,则为诸暨香榧产业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早在2004年,诸暨就建成了全国唯一的香榧国家森林公园。经过十余年发展,如今这里早已成为蜚声在外的旅游胜地。而在景区的辐射带动下,附近榧乡生态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去年接待游客达65万人次,实现产值3亿元。

  数据显示,现在的诸暨香榧主产区,榧农人均收入光香榧一项就超过了2万元,而整个产业总产值则达到6亿元。根据规划,接下来,诸暨将持续发力香榧产业的“接二连三”,重点推进农旅融合,计划打造以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产业为核心的香榧特色小镇。三年内,香榧一二三产总产值有望超过10亿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