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南麓的四川省苍溪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苍溪县顺势对畜牧业发展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引导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发展,调整畜牧业结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着力建设良种繁育体系,畜牧业基础地位持续提升……
2015年,苍溪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全县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标准化养殖比重达到85%以上,畜牧业已经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大助推器。今年,苍溪县现代畜牧业5年规划出台,对生猪、牛羊、禽兔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进行全面规划,苍溪现代畜牧业进入新一轮征程。
种养循环:养殖小区建在农业园区里
从1500立方米的匀浆池出来,粪污经过干湿分离,干粪经过发酵成为有机肥,沼液经过厌氧处理再进入曝氧池,最后还田肥地……在苍溪县天兆核心种猪场,除了其全封闭的自动化现代化猪场设施让人竖起大拇指外,这套完善的粪污处理设施也让人印象深刻。
高峰时每天产近10万枚鸡蛋的四川廷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也不甘示弱。在2010年就建起了有机肥生产厂,利用蛋鸡场的鸡粪,辅以菌渣、稻糠,进行搅拌发酵,便是极佳的有机肥。公司负责人张廷顺告诉,因为养殖场规模扩大,今年已经建了第二个有机肥生产厂,可年产有机肥5000吨,产能是之前的10倍。
近年来,随着规模养殖场比例的不断攀升,养殖污染成为一大难题。为此,苍溪结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按照种养循环理念,将养殖小区建在农业园区里,按照“建基地、带农户,园带园、园套园、园联园,群园联动”发展思路,全面推行“猪-沼-粮(果、菜)”循环农业模式,逐步走出了循环利用、绿色生产、高效发展的路子。
目前,在金兰、柳池、三井等现代农业园区,全县已建成畜禽养殖小区近180个,争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多种。
结构调整:良繁体系夯实畜牧业基础
苍溪是全国闻名的长毛兔大县。然而,由于近年来国际市场毛纺工业不景气,造成了兔毛价格下滑,兔农生产积极性挫伤。面对长毛兔市场的遇冷,苍溪县调整策略,采取“两只兔”(即毛兔和肉兔并举)走路的办法发展壮大兔产业。如今肉兔产业红红火火,养殖户不断扩大规模,仅2015年上半年,全县新增肉兔出栏3万只,新增产值120万元。
不仅肉兔产业表现亮眼,近年来,苍溪着力调整“一猪独大”的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确定生猪生产重点乡镇,明确兔业、牛羊产业重点发展片区和土鸡发展区域。如今,土鸡、兔、牛、羊产值占全县畜牧业总产值的比例已远超过一半。
另一方面,针对良种畜禽普及率不高的软肋,苍溪加大投入,加快推进现代种业体系建设。从2008年开始,苍溪便和川农大合作,积极着手长毛兔品种升级换代工作。广元市高鑫兔业公司参与了选育工作,公司负责人杨成义告诉,目前已完成基因测定,最快将在未来一年半内培育出我国第一个绒毛型长毛兔品种。与我国目前普遍引进的德系品种相比,新培育品种在产毛量、繁殖率、抗病性等方面都有更优异的表现。
苍溪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苍溪大力推进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建立了天兆原种猪场、尚绿一级种牛场等核心畜禽良种场7个,以专业乡镇为重点建设“外二杂”良种母猪、兔、牛、羊、禽等繁殖场12个,构建起苍溪县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2015年生猪三元杂交面达到96%,牛羊良种化率80%,家禽良种化率达79%,兔良种化率达85%。
龙头带动:合作共赢促农增收
从产业工人到家庭牧场主,五龙镇印合村村民牟立勇对角色适应得很快。每天喂食、清圈、学习……“伺候”着300多头肥猪的牟立勇,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之所以敢把多年外出务工的积蓄投进这个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牟立勇说完全是因为温氏带来的风险保障。
2015年底,广东温氏集团40万头优质生猪产业一体化项目,正式签约落户苍溪。温氏所带来的“五统一”模式(统一选址规划;统一仔猪、饲料、疫苗;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生猪出栏时由温氏按约定价格回收,确保养殖户“旱涝保收”。温氏集团苍溪公司负责人告诉,像牟立勇这样的合作农户今年将发展100户。
“按一头猪最低170元的利润计算,年出栏650头,每年就有10余万元的利润,比在外面打工强。”牟立勇给算了一笔账。
不仅龙头带动的作用凸显,养殖户也通过合作社等形式组织联合起来。以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土鸡产业为例,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苍溪全县已形成15个重点乡镇的土鸡优势产业带,建成标准化土鸡产业园2个、土鸡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30个。
通过合作联合,农户市场定价能力显著增强。据统计,与入社前相比,入社农户交售1头生猪可多获利50元,出栏1只土鸡可多获利2元,出栏1只肉兔可多获利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