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社区紧紧围绕“强化党建引领,深化为民服务”这一主线,通过创新实施聚灵气、洋气、人气、才气、和气,创和谐党群、和美环境、和融产业、和畅新风、和治社区的“聚五气创五和”特色工作品牌,大力推行“和气工作法”,实现五气连枝、五和共融,让乡村振兴之树“枝繁叶茂”,打造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后黄样板。
全覆盖走访“采灵气”,推动党群和谐
走访调研是采集民意、汲取“灵气”、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法宝。社区党委始终秉持“和善为民”理念,在2013年村集体流转闲置民房发展乡村旅游、2014年成立莆阳专业合作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2015年引进相关旅行社运营管理等重大党务政务事项决策前,均全覆盖走访调研并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发扬基层民主,2015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在乡村治理实践上,由中央宣传部组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单位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简史》第十章第二节收入了2015年后黄村村民在古民居“流转”村民监督讨论会上举牌表决的经验做法。
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履新后,利用社区仅600多常住人口且便于走访的优势,积极探索常态化走访机制,以网格员为服务主体,优选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乡贤、老协会成员、退伍军人、热心群众等参与志愿服务,要求每名志愿者包挂10户群众,每月至少上门走访1次,每周至少电话联系1次,平时通过微信随时了解情况,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推行“季度覆盖走访”工作机制,通过青蓝结对,每季度深入群众开展全覆盖走访调研,收集问题困难,征集意见建议,确保不漏一户、不少一人。自今年10月份社区换届以来,共征集意见建议25条,采纳22条,采纳率达90%。
积极与乡村振兴“机关+农村”市直挂钩单位市委宣传部开展结对共建,推动47名市委宣传部机关党员与社区党委的92名党员实现全覆盖联系结对,每季度至少入户走访帮扶1次,每年为社区党员办结2件以上实事。
全要素规范“育洋气”,推动环境和美
后黄社区作为福建省主要侨乡之一,迁居海外华侨近2000人,被评为省级侨胞之家,又先后入选国家级重点提升改善传统古村落、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因此,社区坚持以“南洋风情 梦里侨乡”的发展定位编制村庄规划,构建全域全要素、全景全时空彰显“洋气”的格局。
秉承“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的理念对南洋建筑进行活化利用,实施传统古村落保护性开发工程,是后黄社区培育“洋气”、打造“乡愁之旅”的点睛一笔。随着越来越多居民移民海外或定居城区,不少民居闲置甚至出现毁损,社区采取流转购置或长期租赁的形式,将这些“老宝贝”利用起来,统一修缮成与南洋风情相协调的建筑风格,目前已完成修缮50余幢,塑造莆仙建筑与南洋文化和美相生的人文环境。
依据古建筑类型及状态构建南洋文化主题性体验动线,其中,华侨乡愁记忆馆以华侨出海打拼、护国保家的故事为叙事动线,设置《出洋谋生》、《艰苦创业》、《侨企风采》等展区,植入历史文化事件;民俗文化体验馆将南洋建筑与莆仙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研学教育串联起来,融入传统文化体验内容;南洋文创基地将南洋楼、南洋广场、印尼咖啡吧、南洋民宿、南洋小吃一条街等捆绑成一条场景动线,深度展现南洋文化魅力。
目前社区正在实施的养心斋社区养老、“党建+”乡村邻里中心、古建筑立面改造、垃圾分类小屋、夜景工程等项目均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统一协调的南洋风格。下一步将通过大力实施“传统村落再生”计划和“筑巢引凤”工程,通过讲好南洋故事,引进文创、非遗、民宿、餐饮、影视等高端平台,融入高端元素,继续鼓浓南洋文化氛围。
全链条提升“聚人气”,推动产业和融
“农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后黄景区的一块金字招牌。社区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休闲农业景观区、民俗文化展示区、研学教育旅游体验区三大区块,形成集古村游览、农事体验、休闲采摘、文化传承、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模式。
社区通过流转160亩农田采摘园,成立莆阳专业合作社,打造四季耕作、四季挂果的农业景观,以“还原田园生活”为亮点,以户外观光模式将农耕过程作为展示性表演,早在2012年就被评为“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近来通过丰富和发展农耕采摘文化,赋予农耕文化新的时代价值,旺季每周末吸引游客3000多人次,有效带动当地100多位居民就业,居民有宅基地租金收入,有集体经济的股金收入,有到农事企业打工的薪金收入,流转承包地的还有承包地现金收入,实现变沉睡“三资”,为增收“活水”,走出一条农村土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良性循环路径。
在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基础上,引入莆田康辉旅行社进行运营管理,“旅行社+村委会”的“唱双簧”模式属莆田市首创。社区与景区运营公司合作,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愿等方式,引导居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从盘活“乡愁资源”、破解闲置难题入手,流转乡村闲置民房并打造成民俗文化展馆,让居民成为旅游开发的参与者、经营者、受益者。如今,社区拥有6个特色展馆、全省首座党员政治生活馆、民俗文化体验区等等,其中党员政治生活馆已累计接待党政团体2万多人次。一座座闲置古民居以全新面貌亮相,真正实现了“居民得租金、社区集体增收入、经营企业获经营空间”。
大力发展研学教育旅游,导入“民俗研学”,以莆阳民俗文化研学及手工体验为主线,开展非遗手工艺传习、表演,打造集“生态观光农业园”、“农业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吸引了新华社、CCTV-7等多家央媒的专题宣传报道。结合莆田学院和湄职院师生及学科共建资源,持续打磨精品研学课程,研发“亲自然、知节气、享欢乐、品农趣”等系列多彩农事农趣体验,让传统农耕文化“鲜活”起来,目前每周末可接待研学教育团队1500多人次。
全方位引智“添才气”,推动新风和畅
2017年社区被评为福建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后,吸引了一大批乡村文化旅游能人、有乡村情怀的青年人纷纷入驻,他们将自身的聪明才智充分运用到推进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中。尤其是今年新当选的社区两委班子平均年龄仅38岁,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强,整个社区展现出才气十足、内生动力更足的生动局面,一股大兴人才之风劲吹后黄大地。
社区旅行社共同谋划推出“新后黄人”入驻计划,吸引了大量设计、艺术、文创等领域的青年人才扎根,他们合力规划建设了采摘体验区、研学体验区、南洋民宿群、墙绘创意区等,为乡村旅游带来新变化、新风尚。旅行社负责人林金满今年11月被评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由他领衔的团队拥有莆田市唯一的一名福建省金牌导游,吸引20多名莆田学院和湄职院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主动签约入驻。定期赴各大院校开展大学生乡村创客基地推介招聘,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设立创业园专区,为符合主题定位的创客承担物业修缮费用,目前已吸引忘忧园休闲吧、汉服文化体验、农家小院、龙华书院、油画基地、集邮文化产业创新基地、三人行滑轮、美女会等18家创客团队入驻。
来自浙江的民间收藏家曾云荣于2017年来到后黄,他选择了一座民国时期哥特式建筑和一座极具南洋特色的古侨居建设展馆,目前是两座私人珍藏博物馆——华侨乡村记忆馆与民国往事馆的馆长。如今,曾经废弃的那座民国时期哥特式建筑——莆田首家私人妇产医院三山妇产医院摇身变成游客青睐的网红打卡地——民国往事馆。两馆藏品超万件,他自己当起了导游,平均每月能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
“乡村是个大舞台,也是个大熔炉,是干事创业的火热疆场,我目前正在协助社区推动古建筑规划设计和乡村文化墙设计,力争打造一个‘高校+社区党支部’的亮点品牌。我也鼓励身边有乡村情怀的同学一起融入乡村振兴建设大局中。”被委派到后黄担任乡村规划师的莆田学院大四学生吕中寅说。
接下来后黄社区将发挥挂钩单位市委宣传部的资源优势,推动省、市文联各协会人才入驻,吸引海内外艺术家开展艺术创作,打造莆田市艺术创作实践基地。
全领域便民“生和气”,推动社区和治
近年来,社区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改造提升公共基础设施,通过加强精细化服务、品质化建设、智能化提升,做优会服务、惠生活、慧文化的“3H工程”,让古屋、美景、自然、乡情深度融合,打造全域便民、共治共享的基层服务和治格局。
提升便民服务力。推行“群众发清单+党员收清单”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推出“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模式,6名村民小组长自发成立先锋队,在征收让地、疫情防控等民生项目推进过程中,带头示范、争做模范。社区的便民服务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实现服务无死角、无盲区。由废弃小学旧址改建的后黄养心斋养老中心,让居民有了更多“养生之地”;由村部一楼改建成的“党建+”乡村邻里中心,突出游客中心的服务功能,让游客有了更多休憩放松之地;由龙华书院改造成的便民服务辐射中心,增加拓展乒乓球运动区、古典音乐室、书法、绘画等功能,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之地;由原废弃农舍拆除后改建成的休闲健身场所,为居民增添了多处吸氧之地......
构建共治同心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我们致力于打造全要素网格治理中心,坚持“党建网、治理网、服务网”三网合一,将社区328户、1000多个居民划分为3个网格,形成以社区党委、居委会为中心,‘专职力量+兼职力量+社会力量’等3支力量共同参与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后黄社区党委书记许丽丽说,今年来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0多起。
开创“和气”工作法的莆田市委宣传部派驻后黄社区第一书记吴诚学,被社区群众亲切地称为“和气书记”,他表示,“‘和气工作法’是务实管用的工作法,它深深植根社区党员群众,增强了政治引领力、组织凝聚力、群众创造力、发展推动力、治理同心力,实现了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以和为贵,以和为美,作为‘莆田后花园、城市会客厅、长寿福养地’的后黄社区,将持之以恒坚持党建引领,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不遗余力助推社区发展,打造‘服务完善、管理民主、充满活力、和谐幸福’的一流社区,真正实现社区因和而富、因和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