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龙江颂 同唱抗旱歌
2021-09-18   作者:黄如飞 萧镇平 周志荣 蓝毅辉   来源:福建日报

洋西村,是位于九龙江下游、漳州市龙海区榜山镇西北部的一江畔小村。1963年春,九龙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龙海10多万亩农田急需引水灌溉。为了抢农时、保春耕,龙海组织全县人民在洋西开展堵江截流抗旱保丰收的会战,由此诞生了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龙江精神”。50多年来,这种精神仍激励并影响着龙江大地。

旱情肆虐 万人堵江引水

初秋傍晚,龙海区榜山镇的居民们在龙江文化生态园里休闲娱乐。这里,就是现代京剧《龙江颂》取材地,也是“龙江精神”的发源地。

“这里就是当年堵江的地方。”站在公园里的西溪桥闸下游数十米处,龙江精神展示馆馆长林兆明指着不远处的江面说,堵江的江堤高达8米多,斜斜插入江面,这样可以减少江水的冲击力。

龙海地处漳州平原腹地,土地平坦肥沃,是福建省重要的产粮区和水稻高产区之一,又是经常受到旱涝灾害的地区之一。时光倒退58年,1963年的春天,正逢农忙季节,但是由于数月里漳州平原没有下过一场透雨,许多农民站在田头,望着龟裂的土地,唉声叹气。

“当时只是零星下过几天蒙蒙雨,土都没湿过。”林兆明说,当时的龙海全县76座小二型以上水库,蓄水量仅有40%,很多水库甚至干涸见底。全县已有11万多亩水田缺水溶田,占总水田面积的38.2%,还有16%的秧田无水播种育秧。如不切实解决引水溶田问题,早季将有一半以上水田要抛荒。

面对严峻的形势,龙海县委向全县人民发出“九龙江有水不算旱”的号召,并召集榜山、石码、莲花、东园、东泗等公社和水利等部门负责人,乘船沿九龙江西溪考察水情和堵江地点,作出了首堵西溪,在榜山公社洋西大队的江面上筑起一条拦江大坝的决定,这就是“舟中会议”。那个年代,没有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设备,全部靠人力。要堵江建坝,是非常浩大的工程。经过4天的准备,万人历经七昼夜的奋战,一条长535米的大坝拦江建成。大坝上游的水位上升后,江水通过“公”字闸汇入九十九湾干渠中,灌溉了下游10多万亩良田。

八方协力 升华榜山风格

“下游10多万亩良田有水了,但是洋西村的1300亩农田却毁了。堵江后,水面上升了,淹没了洋西即将收割的小麦和甘蔗,及一部分秧田。”林兆明说,洋西大队舍己为人的做法令人感动,非但如此,他们还同时接待周边各村前来支援堵江工程的3000名农工,为堵江引水抗旱保丰收作出了表率。

大型设备没有,但人力不缺,各方群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连夜赶制堵江急需的草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旱斗争牵动着全县人民的心,来自全县各公社的施工队伍,自带草席被褥、口粮工具、建筑材料,从四面八方会集到洋西村以及周边的村庄,商贸部门把服务摊点摆到堵江工地上,为民工们热情服务。

“这9座旧砖瓦窑是当年的见证之一,在修建龙江文化生态园时,有关部门把它们保留了下来。”林兆明说,洋西村本来有数十座传统砖瓦窑,是村民的主要副业收入来源。当时堵江,砖瓦窑停业了,存储的数万斤茅草全部派上用场,而窑场则砌上大灶,为各地前来支援堵江的外地农友做饭。

龙江人民战天斗地夺丰收的英雄事迹和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和媒体争先报道。话剧《龙江颂》、京剧《龙江颂》和电影《龙江颂》成功演出播出后,“龙江精神”从九龙江两岸传遍了大江南北。

跨越时空 传承龙江精神

洒满夕阳余晖的西溪桥闸,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九龙江上,显得格外壮观。

“这座桥闸是1970年建成的。”林兆明说,堵江大坝毕竟是临时的,为了一劳永逸解决下游农田的灌溉问题,龙海县决定修建永久性水利大坝。西溪桥闸于1967年1月动工兴建,在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当地群众继续发扬“龙江精神”,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历经3年,桥闸终于在1970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桥闸全长1公里,共99孔,由654米的拦河闸和346米的引桥土堤组成,具有引水、蓄水、排洪排涝、纳潮、通航、交通等综合功能,可灌溉面积18万亩,从根本上解决下游10个公社的旱涝、蓄水、排洪等问题。

在龙江文化生态园里,红砖瓦房的龙江精神展示馆内,陈列着许多当年堵江抗旱的照片和多家媒体的报道资料。数十年过去了,“龙江精神”依然在龙江大地传递着。去年,8辆满载龙海多家企业捐赠的爱心物资的大型货车,从浮宫镇南溪湾创业园整装出发,直奔1300多公里以外的湖北宜昌,驰援战“疫”一线。

在三明市泰宁县城西新区的丹霞灵秀幼儿园的“龙江楼”内,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所龙海对口帮扶援建的幼儿园,开设20个教学班,接收700多名孩童,目前是泰宁全县设施最完善的幼儿园之一。近几年来,龙海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与三明泰宁结对,开展山海协作和对口帮扶,形成了“山海协作、山海共赢”的良好局面。

微信图片_20210918160751.png

西溪桥闸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九龙江上

责任编辑:小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