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瓯市东峰镇大房村通过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宅改试点让旧村换新颜,发展生产走上致富路。该村距城区18公里,离该镇6公里,交通便捷,村民们主要从事种植、加工、流通产业。
大房村注重发挥特色优势,因地制宜推进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雷竹、茶叶、红糖、蔬菜,号称大房村的“四大产业”。在大房村雷竹基地,这里种植了300亩的雷竹,村民老徐正和自己的伙伴打理自家的20多亩雷竹,老徐种植雷竹已有九个年头,经过这几年的精心管理,现在老徐每年都能从雷竹中获益20多万元;大房村的300亩雷竹,每年亩产鲜笋2500公斤,年产值可达1400万元。而茶产业的发展,也是该村灵活运用本地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的一大产业。该村的红心岩茶厂负责人吕义菊三年前回乡创办了这家茶企,吕义菊看中的是茶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老家优质的茶叶资源,几年下来,他的茶厂也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带动十几个村民一起来从事这个生产行业,也为他们带来一些收入。该村现在有六家茶叶企业,村民通过采茶、制茶,每人一年能增收一万五千元。在大房村发展的雷竹、茶叶、红糖、蔬菜这些产业中,党员和两委干部在发展种养项目、农特产品开发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大力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为重点,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切实发挥村民合作社和种养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积极构建“合作社+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很好的实现村民致富,集体增收的双赢局面。
该村村委会主任吴仁斌说,这几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我们村发展四大产业,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增加了大家的收入,同时也解决了村集体创收,为乡村振兴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宅基地改革是大房村眼下正全力推进的一件大事。如何选准突破口,如何逐步连片改造旧村,把大房村打造成标杆式美丽村庄,大房村也先行先试。该村作为建瓯市的宅改试点村,在宅改过程中,选准突破口,破解难题,让村民在在宅改推进、旧村整治中得到实惠。在圭茶自然村,通过这次宅改,把村民的破旧房子流转过来,建了个圭茶文体公园和长上坪休闲亭,而且还配套了体育健身器材,方便群众休闲娱乐。
文体公园仅仅是大房村宅改工作的成效之一。在宅改试点工作中,该村两委和理事会成员在反复比选各种推进方案的基础上,选定大房村中心路下樟树、河边两条街作为“一户多宅”集中退出示范点,目前摸底选定整治点共需拆除“一户多宅”和危旧房屋38栋,涉及农户52户,清理宅基地26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8亩。宅改工作有序推进,大房村也计划通过以点带面,实施整村推进,逐步连片改造旧村,高标准规划推进新建设,实现功能提升、网格治理,焕发新村新貌,把大房村打造成标杆式美丽村庄。
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汪亮说,每个村有每个村的特色,我们因地制宜,只要把宅改这个工作做好,事能够办好,老百姓就能够支持这项工作。(叶辉 詹莲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