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脱贫故事传播福建经验
2021-02-02   作者:刘宏伟   来源:福建日报

在“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为今后5年乃至15年中国的发展把舵定航、指引方向。在“三农”领域,全会再次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吹响“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军号角,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三农”发展擘画了蓝图。

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展望未来同时回顾历史,需要从过去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中汲取政治力量、思想力量和行动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是我们党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忠诚为民、接续奋斗树立起的一座时代丰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消除贫困。因此,回顾总结脱贫奔小康的经验,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领导、策划,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牵头,福建社会科学院具体组织编写的《脱贫奔小康的福建经验》,日前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应当说,正逢其时、正迎其势、正合其需。

《脱贫奔小康的福建经验》的编写是以生动的事例诠释了《摆脱贫困》的重要思想,并在全书中贯穿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的重要观点。在重温与阅读中,我们再次感受到习近平同志饱含深情肩负使命同人民群众一道携手闯出的从闽东大地坚实延展到福建省乃至全中国的摆脱贫困之路,再次溯源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萌发、理论雏形和实践肇始,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翻阅《脱贫奔小康的福建经验》一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全面总结与典型案例相结合。全国性大规模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始于福建,闽东则是打响摆脱贫困的一面旗帜。尤其是习近平同志在宁德的两年间,其扶贫开发理念和实践发端于闽东、深化于闽东、造福于闽东,日渐泽被全省、启示全国。

为此,《脱贫奔小康的福建经验》在导语部分,对福建脱贫奔小康的探索作了全面梳理。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倡导的是“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始终贯穿于福建扶贫开发进程中;二是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从改革创新、精准发力、扶志扶智等方面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探索与实践的五点启示。

如果说全面总结更多的是理论提升,那么,典型案例则是经验的具体体现。《脱贫奔小康的福建经验》精选了65个具有全国典型意义和福建特色的案例,体现脱贫奔小康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典型人物、重要事件,生动鲜活、引人入胜,见人见物见精神。在这些典型案例中,既有覆盖面广的典型,党建、社会帮扶、文化艺术、生态、就业、教育、东西协作、纪检监察、交通、金融扶贫等等,又有福建首创的特色做法,如“科特派”制度、下派“第一书记”、三明“348”工作机制、龙岩“九措到户”、古田扶贫“1+N”、屏南文创、长连武扶贫开发试验区、艺术扶贫工程等;既有久久为功的老典型,如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宁德模式”、绿色发展生态脱贫的“长汀经验”、东西协作共同发展的“闽宁模式”、区域协作联动发展的“山海经”等,又有新时代的新案例,如立足制度创新的三明国家级扶贫改革试验区、结合新型城镇化推进扶贫搬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社会动员协同发力的扶贫格局、扶志扶智增强内生动力、走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等。全面总结与典型案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全面总结让典型案例更具指导意义,典型案例又使理性经验具体可感,易懂易学,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

感性叙述与理性点评相结合。《脱贫奔小康的福建经验》的编写是在2016年福建省委宣传部承担的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福建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研究》的基础之上。据了解,该课题是当年马克思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实践经验总结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如何将这一课题成果转化为普及性的读物?编写组以福建社科院课题组成员为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以“案例+点评”为体裁,进行通俗化演绎,带着感情叙述,带着理性分析,点评提炼升华,是理论读物一次有益的尝试。

在案例选择上,有获全国先进荣誉的案例,如“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中国科技特派员第一村”溪后村,入选“国务院扶贫办精选12则精准扶贫典型案例”的下党定制茶园,从“海上漂”到“海角明珠”的福安连家船民上岸,获“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的武平率先在全国探索出“兴林”扶贫模式,获“中国十佳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示范县市”称号的诏安县等;有获各级脱贫攻坚奖项的先进个人,如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的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党支部书记郑月娥,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的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党支部书记林上斗,还有将菌草技术带出国门,列为“南南合作”项目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项目”,获“中国生态英雄”奖的“扶贫状元”林占熺等。这些典型案例和先进人物是福建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一个缩影,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论述的一个生动诠释。

值得称道的是,该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为指导,将活生生的、接地气的事例,用三四百文字作精练、精到、精准的点评,或提纲挈领,或画龙点睛,或举一反三,或发人深省,既是总结经验,也是提升发展;既是深化书的内容,也是拓展阅读效果;既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扶贫理论,也是为全国各地推进脱贫事业提供了一种借鉴。

历史图文与现实照片相结合。《脱贫奔小康的福建经验》另一特点是图文并茂。运用图片,不只是活跃图书的版面,更是延伸阅读、深化主题。比如,反映福鼎市赤溪村的发展变迁,不仅用了赤溪村新旧村貌对比的照片,并将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一版原样截图,还把王绍据当年一封信的内容重新刊发,既还原了历史的真实感,更增添了扶贫成果的厚重感。又比如,描述福安连家船民上岸定居,运用了连家船民林阿柱一家1984年、1988年、2008年、2018年四幅照片,来反映连家船民上岸后的幸福生活嬗变,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说服力。

总而言之,《脱贫奔小康的福建经验》是一部用心之作、精心之作,是一部成功的理论通俗读物,它既是经验的提升总结,也是理论的生动诠释。书中讲述的是福建实践,也是中国故事;是一个省脱贫奔小康的经验,更是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鲜活教材。

责任编辑:知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