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逢莆吉情深
2021-01-27   作者:林爱玲   来源:福建日报

福建挂职干部李跃腾(右二)考察闽宁示范村。林爱玲 摄

地唤“涌泉”“玉泉”“苦水”,人名“喊水”“水花”“水旺”,多少年来,这里的人们望天活,而十年九旱,天下飞沙,千沟万壑,不毛之地,旱穿了人们的希望。

“这是哪?”“这是出了名的‘瘠苦甲天下’的西海固。”西海固,一个听起来偏远、苍茫、坚硬的名字,一个不缺历史和文化,却是一个缺水的黄土大地。

25年前,干旱、闭塞、贫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种下一颗“闽宁协作”的种子,而今,种子开花结果,根深叶茂。过去,这里被誉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如今,这里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故事发生地。故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多高的地方,只要有土地存在,就有可以安放种子的家园。

故事被搬上荧幕。近日,由张嘉益、黄轩、热扎依主演的电视剧《山海情》热播,随着剧情播出和口碑发酵,豆瓣评分9.4分,成为2021年的开年爆款剧。

“这个劳务输出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家福建莆田市。”“福建莆田,这个地方在古代的时候出过好多状元,现在,出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剧中,由郭京飞扮演的福建挂职干部陈金山主持劳务输出动员会,由莆田对口西吉的劳务扶贫拉开了闽宁协作的大幕。

闽水浇出金沙滩,莆吉两地共筑一梦,海风拂绿,春天来了。

东西协作引南水

西海固的贫瘠、落后,都汇成两个字:缺水。这里多年平均降水量仅300毫米左右,其贫困程度之深、贫困面之广,使它成为国家确定的11个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之一。

剧中,人们渴望跑出贫瘠,尕娃的爸爸从涌泉村出走后杳无音信;年轻一代背着大人偷跑出大山,被鞭打;80多只扶贫鸡被吃光,婚姻自由被一头驴和一口水窖绑架……出走或者接受给予,在这片日不落的山头上都行不通。

移民吊庄,是个新希望。但宁饿死不移民的大山观念,成为试图带领村民换种活法的干部们开展工作最大的困难。

《山海情》剧中,参加过革命、经历过长征的水旺爷爷说:“再穷不能把骨头穷没了。”年轻的马得福相信:“有水就有希望。”

水来了。

“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要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根据中央“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和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决策部署,1996年5月,福建、宁夏全面开展闽宁对口扶贫协作。

市县结对帮扶、互派挂职干部、部门对口协作、企业合作……闽水北引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落脚点。

“把福建和宁夏确定为对口关系,要在西海固吊庄移民区建一个建制村,让更多的西海固人搬到这来,连村名都想好了,叫闽宁村。福建连续三年每年给西海固的扶贫投资1500万元,用在重点扶贫上,闽宁村是扶贫项目当中的重中之重,要为所有移民区树立样板,在建村的同时,学校、邮局、银行、医院一些配套设施一起开建。”《山海情》剧中,马得福眼泛理想之光,“未来,真的来了。”

西吉县是宁夏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县。1997年,莆田市与西吉县确立结对帮扶关系。此后,莆吉两地以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人才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协作模式写下跨越2000多公里的海誓山盟。

劳务协作及时雨

20世纪90年代,莆田涵江区逐渐开始海西产业分工和承接港台产业转移,其中以电子信息代工厂为主的电子厂,劳动力缺口大。好雨知时节,闽宁协作一开始,劳务输出就被当成增收和转移劳动力的“铁杆庄稼”种到南方。

抖掉头上的黄土,陈金山马不停蹄开展牵线搭桥工作。海那边,联系招工企业,山这边,动员年轻人跨出大山。随后,“海吉”女工们挥别亲人出发了。汽车开走后,白麦苗才敢探出车窗,望向越来越远的人群中的父亲……

“不舍得,很多父母刚开始都不想孩子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所以要动员女工们南下,比电视剧里难多了。”时任固原市西吉县扶贫办干事的董成璧回忆道,前几批工人来还是遇到不少问题,有个女娃刚下车,就不见了。到处找都找不到,原来躲在行李架上,只好送回去。

除了距离、环境气候、生活习惯等等问题外,缺乏劳动输出对接机制是关键。如何让这些人能够稳定就业?如何让这些人能够学有所得?莆吉两地既打感情牌,又算长远账,为劳务协作营造了一个温暖的环境。

不仅有西吉派往莆田的“娘家人”董成璧、蒙忠升等驻厂服务,厂里还开办清真食堂,照顾大家的饮食习惯。董成璧说,为了安抚大家情绪,来莆田3个月后,他就组织大家去湄洲岛、鼓浪屿。莆吉两地建起劳务工作站,开通大巴车,配起电话,顺着电话线,传来西吉老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的消息。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据统计,莆吉劳务协作开展以来,莆田每年向西吉县外转移输出劳动力10万人以上,这一出“腾笼放鸟”,使全县农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峰时期达50%以上。

《山海情》剧中,麦苗学习技术收获自信,舍身救火成为先进模范。剧外,西吉工人的勤劳朴实得到厂里的普遍认可;董成璧的哥哥董宏璧也是南下就业潮中的一员,如今已成为城厢区嘉辉光电公司的一名高层员工,年薪几十万;女工谢红嫁给本地青年,如今在顺丰集团做部门经理……

剧中,成长后的麦苗回到宁夏,建设家乡。剧外,在西吉,有千千万万个麦苗为了梦想走出大山。而今,其中不少人又带着资金、技术和新理念,回到大山,成当地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2020年,西吉县工资性收入占比数据降到29.8%,经营性收入占50.6%,人均收入历史性地突破万元。探得泉眼,内生动力后劲足了。

产业引渠土生金

《山海情》从第11集开始,迎来闽宁村人的转折点。由黄觉饰演的菌草和菌菇栽培产业的福建专家凌一农带领村民成功种出第一批菌菇,帮助村民迎来新生活的曙光。

剧外,产业扶贫是闽宁协作的重要战略举措。

“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根源在于自然条件太差,传统种养业受到限制。只有把人放到产业链上,才能真正打破传统产业结构,实现造血式扶贫。”2010年,福建省第七批援宁干部林珍发、林超雄提出在西吉县建设产业园区,把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西海固,打造宁夏南部山区产业集群。

2011年8月,投资10亿元的宁夏首个“闽宁产业园”在西吉县吉强镇水泉村和袁河村开工。按“一园五区”的整体空间功能布局,分为特色农产品加工区、轻工区、电子工业区、物流区和商贸服务区。

产业援宁,莆商闻风北上。由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干部蔡志引荐并成功落户西吉县闽宁产业园的泽艾堂生物科技、天之涯服饰、华晟塑料等闽籍企业就是其中代表。

走进泽艾堂生物科技公司艾香扑鼻的生产车间,流水线上,贴着地址的艾草制品正准备发往全国。“每天干8小时,一个月能赚2000多元,不但收入稳定,而且能照顾孩子上学。”不用再背井离乡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女工伏旭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引过去的企业要能落地成活,才能壮大当地产业筋骨。以泽艾堂生物科技为例,种植、包装、销售都在西吉,实现三产融合,企业年销售额逾千万元。”蔡志介绍说,在东部,这些需要更新迭代,劳动梯度转移的企业引导到西部,结合当地用工优势和自然禀赋发展产业,能取得多赢的成效。

像西吉闽宁产业园这样的产业集镇,在宁夏共有10个,总入驻70家企业。数据显示,闽籍企业对宁夏的投资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精准施策助脱贫的“闽宁模式”,从援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从冷凉蔬菜到酿酒葡萄,从马铃薯种植到塑料制品、服装等轻工产品制造,一个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正在改变西海固土地寡产的生产结构,推动贫困地区的整体社会进程。

扶志源头活水来

群众所需,力之所向。24年来,莆田挂职干部通过传帮带,将本地教育、医疗、技术、人才引到西吉,为当地留下一支薪火相传、永不带走的民生队伍。

《山海情》剧中,随着挂职结束,陈金山、凌一农相继返回福建,成长起来的德福、德宝、水花们接过扶贫大棒,朝着发展家乡、振兴家乡的美好明天继续奋斗。

扶贫,扶智更扶志。昔日南下打工仔南国强,选择回到黄土高坡当起“羊倌”,办起当地第一家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带着县里1900多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一起养羊奔小康。引进来、走出去、再回来,换脑子、学点子、找路子,更多的南国强在家乡的山头实现梦想。

西吉县冯庄南湾,人们从窑洞移居他乡,留下的4500亩耕地和1万亩林地,就是封山禁牧后“90后”新农人林万凯的新机遇。他将在这里和韩国人合作耕地经济,种植辣椒;和养殖业合作者发展林下经济;而山沟经济是他布局全域旅游的法宝。

在林万凯的育苗中心里,茄子、辣椒、西红柿、西瓜、娃娃菜长势良好,整齐地排在苗床上。他把耕地经济、林下经济和山沟经济总结为田园综合体,而土地则是他梦想照进现实的保障。县政府果断支持了他的构想。

人,是破局的种子。闽宁协作二十五载,在新视野、新观念、新模式海风吹拂下,只要有土地,再高的山,都能建起新绿洲。

爬上高过城区的火石寨乡沙岗村,如今的山头上,层层梯田尽染夕阳余晖,一绺绺“水田”泛着金黄的光芒。

“这层覆盖土坝的薄膜是农用地膜,冬春保温,夏季可减少水分蒸发保水抑温抑盐,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土壤营养。”曾经十年九旱的西海固,如今处处都被这层致富膜覆盖。火石寨乡党委书记王生海向介绍说,利用科学种植,筛选出最宜种的农业品种,村里通过流转土地,种植了2200亩冷凉蔬菜、500亩大果榛子、200多亩艾苗……因地制宜实施农业产业化,贫困户翻身成了产业工人,昔日土戈壁,成了今天脱贫金沙滩。( 林爱玲)

责任编辑:知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