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时节,红糖飘香。每年农历十一月,福安市城阳镇化蛟村就飘荡着淡淡的蔗香味,这种香味一直持续两月之久。日前,走进化蛟村坂头自然村的制糖蔗寮,探访古法手工红糖制作的技艺。
走进蔗寮内,只见蒸汽弥漫、暖意融融,将瑟瑟的寒风全部阻挡在外,浓郁的红糖香气驱散了冬日里的寒意。100多平方米的蔗寮内,布满了各种制糖工具和设备。村里的制糖大户陈建铃告诉,从他爷爷辈开始,他们家就在这座蔗寮内制糖。
摊平晾干
传统制糖的第一道工序是将收割下来的甘蔗切碎碾压。紧接着,鲜榨的甘蔗汁通过管道被送到锅中,用大火将甘蔗中多余气泡和杂质去除。再以小火熬煮,不断搅拌让水分慢慢蒸发,使糖的浓度逐渐增加。这一过程中还必须有制糖师傅在一旁观察成色、过滤残渣。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熬制,高浓度的糖浆就可以出锅了。有人先在地上铺开了一卷竹席,四周用木条垫上,防止糖浆外流。一位制糖师将刚起锅的糖浆“哗”地倒在了席上,另外两个制糖师站在两侧,拿着糖耙迅速将糖浆刮匀。
糖浆渐渐在席上凝固成了一个大糖块,趁着还未干透,一位制糖师拿起特制的糖耙在糖块上画线。等干透,只要将木条垫在底下再将席子轻轻一抖,糖块就变成了一块块四方方的板糖,大小匀称,厚薄均匀。
“这样的传统做法既保持了糖蔗原本的营养,也使红糖带有一股类似焦糖的特殊风味。我们还会根据客人的需求在红糖里放上姜母等材料,再搅拌均匀,就成为受欢迎的姜母红糖。”陈建铃告诉,因用料实在,他家的姜母红糖很受客人欢迎,尤其是黑龙江、河北、天津等北方的客人。
在福安,这小小的一方板糖不仅承载着当地的饮食文化和有关年节的温馨回忆,更成为当地农户的增收利器。其中化蛟村就有农业专业合作社8家,村内有古法制糖蔗寮3个,全村种植糖蔗基地500多亩,全年可产红糖200吨左右,红糖年产值达500多万元。
为了推动红糖产业发展壮大,近年来,城阳镇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不断推动“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甘蔗生产,扶持红糖特色产业,带动农业产业发展。连续三届举办的化蛟红糖文化旅游节,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提升了化蛟红糖品牌知名度,也充分展示了城阳镇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王志凌 叶陈芬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