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天气来势凶猛,农业生产深受其害。作为灾后救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农业保险为深陷减产乃至绝收困境的农民提供了兜底保障。不过,长期以来,农险产品普遍投保率低、覆盖面不足,亟待走出“叫好不叫座”怪圈。
农业保险自诞生之初,便带有强烈的政策属性。财政保费补贴、保险机构让利、农户投保是主要运作模式。我省自2006年启动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已开发推广水稻种植、能繁母猪、育肥猪、设施蔬菜、露地蔬菜、设施食用菌等数十个险种。
除了水稻种植、能繁母猪等推广多年的险种覆盖面较广外,大多投保率不尽如人意。以马铃薯种植保险为例,我省马铃薯种植规模长期稳定在70万亩左右,其中近八成利用冬闲田种植,低温冻害是影响其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但自2018年推行以来,全省累计投保面积仅约6000亩。
风险意识低下,短视主义作祟……农业保险推广遇阻,原因往往归咎于农民自身。其实不然。这背后更多是一笔经济账。仍以马铃薯种植保险为例,按照当前政策,农户投保可享受80%的保费补贴,自身仅需承担每亩10元的保费。这相对于马铃薯种植成本而言不算高。但该险种的保额上限仅为每亩1000元。这相对于马铃薯种植成本而言,同样不高。对于动辄遭遇减产绝收的种植户而言,这样的兜底保障水平虽说惠民,但称不上吸引人。
没灾用不上,有灾不够用,农户投保积极性不足也就不难理解。由此导致的恶性循环是:农户投保率低,保险公司难以通过大数法则达到盈亏平衡,因而承保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拒保情形。2016年,因自然灾害频发、理赔率居高不下,福州市经营蔬菜种植保险的3家保险机构经营亏损严重,此后相继暂停该业务,以致菜农投保无门。
农业保险遇冷的背后,是长期以来其保障水平以种子、化肥等直接物化成本为主,与农业实际生产相去甚远。因此,探索从保物化成本到保完全成本,再到保收入转变,是农业保险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
去年,省财政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福建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建立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实现水稻、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保险从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
应该说,从保成本到保收入,有助于提高兜底保障水平,激发农业保险市场活力。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有待求解。
譬如,从保成本到保收入,意味着保险公司面临着更大的赔付压力,因此有必要强化风险管控,综合运用再保险、大灾风险补偿金、“保险+期货”等手段,完善风险分散机制,保障农业保险市场持续稳定运行。再者,收入保险产品设计、费率厘定是一个复杂严谨的过程,需依托海量成本、价格、产量等数据积累,建构科学完善的数学模型,逐步建立权威可靠的价格发布机制。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农业保险虽带有显著政策属性,但其本质仍是市场行为,因此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厘清行政与市场的边界。在确定保险费率时,就不宜不加区分执行统一标准,否则容易产生“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两极分化情形。合理的做法,应当是根据各地灾害类型、受灾频率等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保险方案,同时引入商业保险费率浮动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形成更加合理且农民更加认同的费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