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南平市建阳区的龙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抓紧生产竹收纳、竹园艺、竹家具等一系列出口产品。上个月,这家集竹制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出口型企业刚刚获得南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而在此前,该企业还作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入选全国股转系统精选层。
作为全国闻名的“林海竹乡”,南平生产竹制品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如何赋予传统的竹产业新生命?龙竹科技依托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材料研究三大抓手,将管理创新贯穿公司发展全过程,踏上“破竹”之旅,助推竹产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把握时局,加速上新
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极大冲击。在艰难发展阶段,龙竹科技行稳致远。从三季度财报来看,去年企业产值预计较2019年增长超10%。
“如果能够提前分析、研判,把握好时局,产出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产品,就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龙竹科技董事长连健昌说,抓准每一次跨越的关键节点,才有可能成为竹行业的领军企业。
在南平,竹制品企业过去多以生产竹筷、竹牙签、竹地板等初级产品为主,产品种类少、价格低廉,给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04年,印尼的一场海啸,导致作为厨房用品材料之一的天然橡胶减产,橡胶木价格攀升。连健昌敏锐地察觉到,以竹材替代木材运用到厨房用品领域迎来机遇。
为此,龙竹科技在国内率先推出竹菜板等系列厨具,实现第一次转型升级。“我们在产品创新上铆足了劲,用绿色、生态、循环的理念进行精准生产,生产出具有前瞻性的产品来引领市场、占领市场。”连健昌告诉,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和客户实际需求,设计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是龙竹科技发展的秘诀。如今,企业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日在线产品达100余种。同时实现竹与木、钢、陶、塑料等材料的跨界融合,设计出会客、餐厅、办公、卫浴等多种场景应用的创新产品。
为了让发展蹄疾步稳,2008年,龙竹科技完善质量体系建设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进行管理创新。“必须通过体系建设,得到国外大市场的认可和接纳,才能拿到进入国外客户共享平台的入场券。”连健昌说,2012年,他们获得森林可持续经营FSC认证,为日后进军欧洲市场,成为大型国际连锁企业主要供应商打下坚实基础。
苦练内功,技术发力
一根竹子全身是宝,要想“吃透”一根竹子,靠的是技术创新。
“从生产成本看,竹制品的成本比木材贵。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将每根竹子‘吃干榨尽’,才能使利润最大化。”连健昌介绍,为避免生产中的浪费,2014年,龙竹科技研发出专用设备,进行精益生产,在减少资源浪费、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龙竹科技精益化生产车间里,工人在竹碗产品数控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上忙碌着,这条生产线的投用,使得产品生产效率和合格率大幅度提升。
在抛光环节,一双双机械臂自动将竹碗进行全面精准抛光,整个环节仅需要一名工人。而原先,抛光1.5万个竹碗,需要20余名员工两班倒,一周方可完成。
龙竹科技以“技术创新驱动”为发展战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已获授权专利129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2017年10月,龙竹科技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三年来,企业累计投入3000万元实施技改,研发多功能数控自动生产线、KUKA智能砂碗机器人、智能喷涂机器人等先进生产设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技术创新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难度,为农村人口就业提供岗位。“800多名员工中,80%以上是本地农民。”建阳区徐市镇党委书记谢学想说,龙竹科技进驻后不断吸纳周边村民返乡就业,每月收入近5000元。下一步,徐市镇还计划与龙竹科技进行深度合作,发展上游竹产品初加工生产形成产业链配套,依托竹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回归本源,物尽其用
在龙竹科技展厅内,通过特殊工艺生产的新中式家具令人眼前一亮。“这一系列产品从美学层面诠释竹素雅、大道至简的文化内涵。”连健昌说,他们已经从最初简单的加工到回归竹的本源做文章。
龙竹科技以材料研究作为核心竞争的关键,借助研发团队,充分调研市场需求,从文化、健康等领域,深挖竹的内涵和特性,提高竹材整体利用率。
“通过层层剖析,我们把原先竹表皮、竹内囊等大量被忽略的材料重新利用起来,未来将在家装、快消品等领域实现应用。”连健昌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企业不断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加大创意家居和定制家居的开发和生产。“通过独具特色的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激活发展动能。”
为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综合利用水平,龙竹科技计划在建阳经济开发区建立竹循环工厂,全力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我们即将进行试验,未来不仅能够实现竹各部位各环节的加工制造,生产过程中的一氧化碳还能作为清洁能源回收,实现绿色环保、降低成本。”连健昌说。
通过不断创新,龙竹科技实现由家居类企业向竹材料研究及应用的高新技术型企业转型。近年来,龙竹科技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19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