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逸州在粉碎巨菌草
初冬时节,天刚蒙蒙亮,南靖县龙山镇圩埔村的大山深处,几辆装满农产品的冷链货车从绿明生态农场出发前往厦门、漳州等地,为直营店及代理商运送当天的货物。
如果不是有一段与国内某大型畜禽养殖企业合作的经历,农场主黄逸州选择走绿色生态养殖的路可能没有那么坚决。
2007年,37岁的黄逸州时任圩埔村村主任,通过县里的招商引资吸引国内某大型畜禽养殖企业在村里开办肉鸡养殖场。该企业除了向村民提供种鸡、饲料、养殖技术之外,还对肉鸡进行回购,此方式降低了村民的养殖风险,也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增收致富。
但时间一久,黄逸州熟悉了企业的养殖模式后,心里却愈发沉重起来。“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肉鸡在鸡舍里饲养60——100天就出栏销售,并且鸡舍的养殖环境虽然干净,但较小的活动空间让肉鸡只能困在笼子里,对肉质肯定有所影响。”黄逸州说,“消费者食用此类肉鸡安全上不必担心,但肉质和口感如何,那就要打个问号了。”
“农村家庭的孩子,从小见惯了自家院子里肆意行走的走地鸡,吃惯了邻居家可口的菜猪,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寻找儿时美味可口的食物越来越难了?”时间越久,黄逸州想要打造一款回归自然、绿色生态的农产品的想法就越强烈。
2008年,黄逸州到西藏引进西藏香猪10头,运回家在喂养过程中死了4头,留下5母1公6头猪,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母猪不会发情,公猪不会爬跨。经调整饲料增加营养又饲养了三个月,情况依然如故。经送检解剖发现,母猪子宫萎缩,输卵管不发育,公猪精液没有活力。他遂将香猪当菜猪饲养了一年多,体重达七八十斤后宰杀。
虽然从西藏引香猪饲养失败,但寻找香猪猪种之事一直在黄逸州的脑海中挥之不去。2009年,他辞去村主任工作,一心扑在香猪引种上。听说贵州从江香猪肉嫩味香,微带醇香,黄逸州等人又跑到贵州,终于在黔东南的从江县找到比较理想的猪种——从江香猪,共引进90头,黄逸州分到10头,同行的其他两人各分40头。运回福建后,3人中仅黄逸州饲养成功并坚持了下来。此后,黄逸州又选择了1000羽抗逆性强、适合野外养殖的灵山土鸡进行试养,也取得成功。
从江香猪和灵山土鸡的成功引种试养,让黄逸州的底气足了起来。他认为规模化从事绿色生态养殖的时机已经成熟,于2011年成立了绿明生态农庄。经过7年的发展,灵山土鸡的养殖规模从2009年的年出栏1000羽发展到80000羽;从江香猪的养殖规模从2009年的10头发展到年出栏3800多头。
如今走进农场,只见鸡放养在树荫下,香猪奔跑在青山绿水间,鱼塘里,健壮的鸭子快活地游水嬉闹,漫山遍野都是巨菌草,整个场区鸟语花香,闻不到畜禽的异味。这当中,巨菌草是黄逸州2011年从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种的。巨菌草不但产量高、口感好,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经过打浆,鸡、猪更爱吃。目前,鸡用的草浆量占饲料总量的20%,猪占85%,其余为麸皮、米糠、玉米粉及添加少量盐巴、钙粉等。自从食用了巨菌草,猪、鸡发病率明显降低,肉蛋品质更好。
“鸡的祖先是在山上以吃草、吃虫子为主。刚开始,我们没有在鸡舍外设置围栏,而是让鸡随意活动,但有时会碰到流浪狗等其他动物的骚扰,导致鸡受惊生软壳蛋,质量不稳定。后来了解到,鸡是最恋窝的动物,最远的只能跑150米,因此我们在鸡舍外按照150米的距离为它们搭建活动场所。”黄逸州说,“连鸡休憩的场所也没有笼养,这样做是保证肉质的营养鲜美。”
2014年,绿明生态农场产出的虫草鸡蛋由于品质好、营养足,被列为当年省运会特供农产品。2015年,黄逸州获评漳州基层“最美农民”,农场被评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2017年9月13日,首届南靖食用菌文化节开幕,农场与南靖县龙山、金山、和溪、丰田等镇签订首批南靖县特色养殖扶贫产业推广试点项目,整合扶贫资金100万元,带动100户贫困户发展。 ⊙卢丽娟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