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日报》从同安区农林局获悉,同安区农垦国有农场重点改革任务取得了重要进展:同安区农林局、新民镇和凤南农场、莲花镇和白沙仑农场签订了三方移交协议。协议正式明确了将白沙仑农场和凤南农场所承担的办社会职能完全剥离,分别一次性移交至莲花镇和新民镇,从而改变了原来“政企不分”的体制,进一步明晰农垦国有资产权属关系。
最大的变化是,原有凤南农场场部4个作业区纳入社区管理,配套新成立凤南社区居委会,与凤南农场原本管辖的土楼村、后坂村、新塘村、南山村一起划归新民镇政府管理。原有白沙仑农场所辖的7个自然村纳入社区管理,新成立白沙仑社区居委会,由莲花镇政府管理。
同安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安的两个农场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特殊产物。国营厦门市凤南农场于1960年7月创办,在历史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营农场的体制逐渐落后于时代,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的瓶颈。农场名为国企,却承担了许多镇一级政府应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同时由于农场体量不大,干部管理人员有限,但社会管理事务多,往往一人身兼多职,不仅影响了社会事务管理效率,更极大地阻碍了农场农业经济发展。
因此,破解国营农场僵化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让农场“轻装上阵”,促进农场可持续发展,成为各方共识。同安区将农垦国有农场改革工作纳入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并专门成立了同安区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根据上级部署,将凤南农场、白沙仑农场两个国有农场承担的属于政府职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划转。
同安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推进农场发展,同安区下一步将不断加强国有农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林下经济等,大力发展“一场一品”、“一场一业”,建设美丽农场。(厦门日报 卢漳华 韩超,同安区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