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40年 南靖县大力实施“民生 生态 和谐”水利建设
2018-09-19   来源:漳州市水利局

 改革开放40年来,南靖县立足思想解放、开拓创新发展理念,围绕建设“民生、生态、和谐”水利中心工作,聚焦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突出“全域旅游、全面发展”方向,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农业富县”发展战略,以推行河长制工作为抓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项工作呈现出惠及民生、美化环境、促进发展、彰显人水和谐的显著特点;为加快建成经济富裕、生态富美、人文富足的小康南靖提供了强力支撑。

  亮点一:民生水利惠民生,安全饮水显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南靖县始终把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作为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优先实施。为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县水利局立足实际,提出了“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政策激励”的农村安全饮水新思路,采取“上争资金补助、激励企业参与、受益农民自筹”的方式,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从开始用上简易自来水到解决饮水困难,再到逐步实现安全饮用水,使农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十二五期间,共投资5409.8万元(上级补助资金4513.5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3968.7万元,省级配套资金544.8万元),实施124个行政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增供水能力1.7516万吨/天,解决规划内不安全用水人口10.98万人(农村学校1883人),全县农村31万人全部解决用水安全问题。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8503万元,建设工程111处,全面加强农村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共有集中式供水工程47241925立方米/天,供水总人口26.3442万人,占全县乡村总人数的84.12%。其中:供水能力大于20立方米/天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共有269处,总供水能力39065立方米/天,供水人口23.8713万人,占集中式供水人口的90.51%。并且投入370万元,建成农村饮水水质检测中心,加强水质监测,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的水量、水质保障率。通过新建和改造农村供水工程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将告别“吃水难、水难吃”的困扰,过上健康文明的幸福生活。

  亮点二:流域治理促发展,扮靓旅游增后劲

  一层层梯地缠绕山头,一排排茶树抽芽吐绿。置身此景,无不引来无数游客驻景生情,拍照留念。生态水利扮靓景区的山山水水,时不时引来游客的欢呼声、赞美声……嘻戏于云水谣,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时而静谧,时而喧哗。多少家人相约漫步其中,尽享天伦之乐。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土楼景区的发展寻求自己一席用武之地,使景观资源组合度更好,观赏休憩价值更高,山、水、园、林、土楼和生态水利相烘托,彰显人水和谐。40年来,南靖县坚持水土流失治理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实现水土流失治理与“四绿”工程、扶贫开发、村容村貌整治、城乡建设、现代农业、生态移民和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如与“四绿”工程相结合,2012-2017年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6272公顷。一方面,着力在治理模式上创新;推动水土流失治理由单纯的山上治理为主,转变为山上山下齐抓,山上封育管护为主,山腰健全坡面水系,山脚构筑安全生态水系的治理模式。另一方面,突出项目带动,全力以赴打好治理工程攻坚战。2012-2018年期间,南靖县水利部门累计投入资金9618万元,实施35条小流域共40个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231公顷,完成坡改梯1840.3公顷,水保林368公顷,经果林11公顷,种草324.2公顷,封禁治理11012公顷,机耕路96公里,田间便道65公里,排水沟165公里,引水渠8.6公里,蓄水池538口,护岸护坡8.8公里。其中,投入上千万元,实施田螺坑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书梅项目区水保生态工程,云水谣水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生态水利建设;以及依托土楼景区,实施土楼水乡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项目建设,把“水”和“绿”作为塑造生态旅游的最大亮点,为“全域旅游、全面发展”带来强力后劲。投入200多万元,实施南坑咖啡园山地水利工程建设,建成蓄水池,引水喷灌,坡耕地及安全饮水设施等,大大加快了该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建成后的喷灌不仅扮靓了咖啡园的美景,也带来了一片片水的生机,不时引来游客的赞美声。近些年,南坑咖啡园成为闽台文化的交流平台,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为当地农民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这其中生态水利工程扮演着积极重要的角色。

  亮点三:生态水系美环境,宜居休闲谱和谐

  40年改革开放历程,也是南靖县风雨同舟、共谋发展的机遇,为加快生态水利建设,全县以船场溪、龙山溪两条主河道为主线,全面实施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涉及山城、船场、金山、奎洋、梅林、南坑等8个安全生态水系工程项目,具体建设情况是2016年投入1227万元实施船场镇船场溪安全生态水系;2017年投入7975万元实施金山镇龙山溪(后眷-马公)、荆江北城市生态景观工程等2个安全生态水系;2018年投入5176万元,实施山城镇象溪、梅林镇船场溪(梅林镇区—上洋村)、通美云水谣庄园半山溪水系等3个安全生态水系;2019年计划投入2500万元,实施金山镇龙山溪(马公-新内段)、南坑镇船场溪(船场亭仔角-山城闽发大桥)等2个安全生态水系。涉及河道生态修复长度69公里,总投资1.68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大大改善河道的行洪能力,完善区域防洪排涝体系,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基础保障;并且可以恢复河流生态环境,提高沿河两岸植被覆盖率,优化水土保持,改造渠化河道,重塑健康自然弯曲河岸线,营造自然深潭浅滩,构建水量充足、水流自然、水质良好的生态水系,为生物提供多样性生境,让流域重现生机;同时落实河长制、推行河道管养制度等管理措施;是一个流域保护、建设、管理新理念,是一个既要安全又要生态的新标准体系,展示山区农村河道的自然生态美景。通过项目建设,将建成集交通、景观、休闲、文化为一体的滨江景观生态工程,为广大居民增添一处健康休闲的活动空间,呈现出“碧水穿城过,园林水相依,人在景中居”的美好景象,彰显人水和谐。从而,拓宽了居民赏水娱乐空间,实现水利景观工程与山水生态园林完美结合,打造休闲宜居文明城市,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业兴”。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