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定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一期建设试验项目工程通过验收
2018-08-17   来源:福州市水利局

8月15日,福州市水利局、福州市林业局与定西市林业局在定西市召开了福州·定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一期工程建设项目验收会。福州市水利局、福州市林业局、定西市 林业 局、福建农林大学有关领导及专家和工程监理单位参加了验收会。

  该项目是福州市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试验工程,是福州市投资建设的福州·定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试验项目。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安定区凤期镇中川村张家湾(定西城区南山),业主单位为定西市林业局,设计单位为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具体由定西市安定区林业局组织实施。规划建设面积1020亩,设计8种模式27个试验小班,总投资599.63万元,其中造林工程315.85万元,水利工程206.4万元,其他费用57.38万元、苗圃建设20万元。

  福州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东西部扶贫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专家深入定西调研指导,提出建设要求。该项目于2017年4月5日开始建设。由于工期紧,按照项目工期要求,福州市直有关部门与定西市林业部门紧密协作,施工单位加班加点,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实施,完成造林1020亩,栽植云杉、油松、樟子松、山杏、新疆杨等乔木树种146252株;核桃、冬果梨、大接杏、早酥梨等经济林3097株;山毛桃、沙棘、柠条等灌木78850株;冰草、宽叶雀俾、沙打旺等草籽625公斤。2017年度基本完成了乔木和灌木种植,2018年春季完成了经济林栽植,经验收,造林质量和树种选择完全符合设计要求,造林工程整体成活率达到98%,滴灌运行良好,符合设计要求。同时组织抚育3次,道路整修5公里,修建管护活动板房40平方米;按照技术要求组织补植,每亩补植油松30株,共补植1350株。与2017年造林同步建设了水利工程,修建100立方米蓄水池2座,铺设滴灌管道和支管,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通过一期试验项目工程建设,为建设福州?定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二、三期项目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一是组织领导得力,运行机制健全。福州定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试验项目确定后,建立了上下联动,高效灵活运转的工作机制,福州市领导、专家多次深入实地调查、综合分析、认真比选,全面调研勘察,规划设计到位。二是突出试验特色,建设内容全。生态林试验项目建设紧紧围饶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的目标,牢牢把握“树种多样化、品种乡土化、色彩季相化”的要求,坚持创新、创造,采取针阔混交、针针混交、阔阔混交、乔灌草模式进行合理配置的方法,配置水利工程,创造引水、集水、节水、浇水条件,提高造林质量,突破传统思路,摒弃粗放式造林分法,尝试运用现代机械工具,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探索适应黄土丘陵沟壑区特色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建设内容全面广深。开展了8种造林模式和27个小区的试验,并配套了水利工程。修建了2座各100立方米的蓄水池,安装了滴灌,保证了造林用水。在造林选择上,以云杉、油松、樟子松、刺槐、侧柏、山杏、河北杨、新疆杨、山毛桃、柠条、榆叶梅等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了火炬树、无患子、多拉多毛豆等树种(草种);在造林技术上,采取了造林必须施肥的精细化、集约化施工方式,打破了造林不施肥的传统粗放的方式;在试验模式上,采用局部整地,最大限度保护现有植被,在陡坡部种植草灌,达到保水固土作用;在山体上分区城进行试验,采用乔灌草结合,针阔混交与草结合等种植模式,搭配套种果树等经济作物;在山脚下增加灌木树种,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提升道路沿线景观绿化效果;在水利水保上,利用水利工程蓄水、保水、整地和蓄水浇灌,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树木较快生长,尽快郁闭成林,提高生态治理效果。三是严把工程质量,工程措施到位。始终坚持质量为先的原则,加强造林工序管理。福州市抽调林业及水利工程技术人员10余名,安定区林业局抽调5名林业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跟踪指导,严格按照整地、施肥、种苗、栽植、浇水、覆土、覆膜、督查、管护及监理10道流程施工,每道工序结東后,两地技术员、施工方、监理人员填写合格单方可进入下一环节施工,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水利水保从开工到完工全程进行督导和监理,确保工程质量。下一步,将进一步巩固建设成果,加强抚育管护,要及时组织人员对林地内杂草及时清除,加强鼠害防治,落实全天候24小时森林防火责任;对水利设施及时进行维护管理,确保建一片、成一片、保存一片。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