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林达三:引领群众抱团致富的领路人
2018-06-22   作者:朱军伟 方芳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月明星稀,第一书记林达三与村民围坐在土楼前,倾听村民心声,共商光坪村的发展之计。

“希望通过与村民的共同努力,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兼顾乡村公益,促进乡村发展,从而打造百姓富裕、生态幽美、文化先进,留得住乡愁的新农村。”这是林达三的愿景。

敲定青梅加工业

人才外流,乡村掏空,产业空虚,村财等、靠、要,这是林达三刚进村时的最大感受。

他一进村就到村组干部家中与其促膝长谈,还经常到党员、群众、贫困户家中唠家常。一回生,两回熟,一来二去,村民们渐渐对这位新来的驻村书记敞开了心扉,林达三很快就摸清了村情民意。

光坪村虽农产品丰富但缺乏加工产业,村民只能将刚收获的农产品贱卖给收购点,大部分利润都被收购点、加工厂赚走。此外,村里有文化的年轻人大部分离乡在外就业。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他沉下心来思考,觉得应以敢为人先、时不待我的精神推动创办一两个示范企业,以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吸引人才返乡。

恰逢春节前村里举办文化下乡活动,林达三结识了两个刚外出回村的青年,壮大了他的产业发展“小分队”。

原来两个青年早就认识了他,“家里口口相传村里来了一位不一样的书记,一来就每天走家窜户和村里人谈心,看来是准备干一番事业!当时他把发展的想法一说,我们很激动,很想加入林书记的队伍,帮助家乡发展。”

两个青年的热烈回应让林达三深受感动,“没想到他们这么关心家乡的发展,看来对新来的第一书记也寄以厚望”。

压力就是动力,说干就干。经众人多方权衡,林达三和村“两委”瞄准了本村主打产业之一——青梅。采收季马上来临,因势利导,决定先启动青梅腌制粗加工。在官陂镇领导鼓励发展本地产业的支持下,抱团发展,成立了诏安大丰田果蔬专业合作社,于1月23日正式揭牌成立。

从最初选址、资金筹措,到建设施工......青梅厂的建设可谓是困难重重。“达三书记经常下工地,查看项目进度,解决建厂遇到的问题,并主动建立合作社工作群及时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时常和合作社骨干成员探讨到深夜两点,第二天一早又出现在建设工地现场,这种举动无不感动着村里的每个人!”合作社项目现场负责人说。在林达三的感染下,广大村民也积极投身到青梅加工厂的建设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4月20日,大丰田青梅厂建设完工。短短3个月青梅厂已顺利投产,这在村里堪称奇迹!

“大丰田青梅厂是光坪村乃至诏安官陂镇较为规模化的农业加工项目,不仅让百姓增收,也将促进官陂镇‘青梅产业+’模式的打造,实现农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诏安县官陂镇沈友祥书记如是说。

打造“合作社+”模式

青梅厂是村里产业“苏醒”的前奏,在林达三和村“两委”、大丰田果蔬专业合作社成员的众志成城下,绘出了林下养殖、光伏发电和乡村旅游的光坪村发展图景。

以身作则,才能带动别人。大丰田果蔬专业合作社刚成立不久,就迎来了第一个客户——达三书记,自掏腰包订购了30只家鸡、30盒鸡蛋。金额不多,意义重大,开启了土鸡、鸡蛋的预定模式,极大鼓舞了村民们的创业热情和信心。

光凭自己的力量肯定不够,他找来了“娘家”——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向公司“推销”起光坪村富硒绿色农产品。为落实“一岗双制”,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单位快速响应,深入实地考察,并与光坪村签订了长期的农产品订购合同。公司的该举动不仅承载起扶贫帮困使命和责任,更传播了正能量。

“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占比越来越高,未来我们还将推出鸡蛋、整鸡等农产品网络预定模式,让村民足不出户也能赚到钱。”林达三充满希望地说。

点亮教育明灯

扶贫必扶智,教育是百年大计。村民最强烈的呼声是重建光坪小学。走进光坪小学原校,只见杂草丛生、垃圾乱石堆砌,因危房推平已停办5年。村里的孩子们只能分流到附近的村庄就读,接送问题成了村民日常劳作外的一大难题,特别是下雨天操碎了心,安全隐患隐匿其中。

“民有所盼,我有所为。”林达三刻不容缓,多番走访,最终找到县教育局,汇报了村民的迫切希望。县教育局同意优先安排资金重建,已发布招标公告,项目预计总投资296.78万元。重建后的光坪小学将拥有1200平米的多功能综合楼,全校可容纳学生300多人。

建成后,林达三将引进“娘家”自己的专业志愿支教队伍。该支教队伍,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已为山区孩子带去了不一样的精彩。每位支教老师专业知识、个人阅历不同,但他们有着共同的坚定信念,将为孩子们补齐英语、音乐、计算机、美术、体育等课程短板,同时将爱和温暖带到他们身边。林达三开玩笑地说道:“学校建成后,我也有了当支教老师的机会。”

窗明几净的教室,整齐划一的桌椅,和蔼可亲的老师......生动的教学场面仿佛已浮现在眼前,乡村的希望在此慢慢点燃。

责任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