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宁德军分区、宁德师院一行在寿宁县平溪镇燕窠村宁德军绿农业茶叶基地调研茶产业。
“现在这里办了一个茶厂,什么都方便了,茶青收购的价格提高了,收入也就提高了。”福建寿宁县平溪镇燕窠村的贫困户吴岩福29日如是说。
燕窠村地处寿宁县与周宁县两县交界处,海拔780米-1140米,因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全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吴岩福称,以前采茶晚回来,都要拉到平溪镇去卖,因为时间晚,茶青收购的价格很低;可如果去早了,白天又采不了多少茶。
燕窠村村委会主任黄高英也提到,新鲜茶叶在运输过程中,会对叶片有一定的伤害;而依靠外来的茶青收购商,他们也会将运输、物流的成本,算到农户的头上。
一次偶然的机会,将陈雪莹和燕窠村联系在了一起。黄高英在北京的一次演讲,让宁德人陈雪莹感动不已,遂于2014年先后两次来到燕窠村,发现该村偏远,且特困户、贫困户、五保户较多。
“我们看完一趟回去,心就也会被它揪在这里了。”宁德市军绿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雪莹称,如果将厂房建设在燕窠村,将会加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只要是能够劳动的村民,将都会有收入,脱离贫困。
为此,陈雪莹在燕窠村投资建厂,采取“村支部+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茶产业;并提供技术人员长期对茶农进行技术指导。
解决了后顾之忧,村民发展茶叶的信心也更加充足了。“茶青晚点拿来,也不怕没人要,以前采一年也就万把块钱,现在一年有三四万块钱。”吴岩福称,今后计划利用荒地种植茶叶新品种。
陈雪莹也提到,燕窠村的海拔、空气、土壤和水质,都达到了做茶叶最好的标准。且在山上发现一片300亩的百年高山野茶树,将保护好这些原始的茶叶,打造、推广高山茶品牌。
在下党村,中国第一个扶贫定制茶园模式的实施,也让种茶超过50年的村民王明江,这几年不再担心价格被压低了。“平常茶青平均是三块多钱一斤,在这收购统一都是七块,我们就增收了一半。”
2014年底,下党村推出600亩茶园,以一亩每年2万元的价格向全国招募爱心茶园主;茶园主每年不仅能收获100斤生态好茶,还能因为帮助村民,成为荣誉村民、获颁爱心茶园主证。
茶园卖出去了,谁来种植和加工?村中成立了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村委会、村民、管理人员以共同入股的形式,建设标准化厂房确保订单完成。依托扶贫定制茶园项目,茶农的收入翻番,达到了每亩6000元,村收入逾20万元,实现了零的突破。
随着寿宁县茶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偏远山村的群众,因茶结缘、以茶脱贫。
寿宁县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县有60多万亩海拔在500-1200米之间的山地资源,是最适宜种植高山茶的区域之一;且土壤富含硒锌保健元素,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29日在寿宁县调研茶产业的国家一级评茶师、研究员、宁德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夏良玉表示,寿宁高山云雾缭绕,空气及土壤等生产环境优越,造就了“寿宁高山茶”叶厚、形美、耐泡、香高、味醇的天生丽质。
据统计,寿宁县现有茶园面积15.5万亩,2016年产量1.45万吨,产值9.3亿元,全县70%人口从事“寿宁高山茶”相关行业,拥有3万多人的营销队伍,在全国各地开设的茶庄、茶店、茶叶公司有2000多家。
近年来,当地茶叶加工工艺不断推陈出新,在各级茶事评比中获得100多项殊荣,尤其是花香型高山红茶以其特有的硒锌含量和高山韵味,受到茶业界的普遍青睐,且远销东南亚、欧盟、俄罗斯等地。
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让寿宁县的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进一步带动茶农技术提升,寿宁县茶业局今年来深入乡镇举办精准扶贫“雨露计划”培训班6期,为3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茶农提供茶园管理和茶叶采摘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