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正午,细如琴弦的竹丝在村民指尖环绕,家家户户都在紧张劳作。这里是泉州永春龙水村,一项全国独有、祖传500多年的非遗绝技养育着286户居民。一只只精工细制的“古代外卖盒”,改变了深山贫困村的未来。
龙水漆篮,好比古人奢华的“外卖盒”,装上瓜果、线面、花生……它就是寓意子孙兴旺、夫妻和美的体面嫁妆。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2)起,漆篮就是闽南望族婚嫁、祭祀、迎神拜佛不可或缺的日用品。时至今日,东南亚华人华侨依然保留着嫁妆必备漆篮的民俗。
双十一后,漆篮的网络销量走高,全村趁着晴好天气在院子里忙碌起来。11月17日,75岁的陈宝珠正在家里赶制漆篮,2010年痴呆丈夫走失后,留下残疾的独子与她相依为命。近乎揭不开锅的贫困户,去年却因为小小漆篮成功脱贫。现在,不论晴雨荒年,宝珠老人靠竹编就能支撑起一家人的开销。
龙水人的血液里,世代流淌这制作漆篮的基因,全村男女老幼从小耳濡目染漆篮的制作技艺。稍加指点,就能迅速掌握要诣。经过半年多的扶持培训,陈宝珠老人的篾丝、编制技艺,已经能给村里的漆篮厂供货。
漆篮的制作,从破开一根竹子开始。全手工制作分为5个工种,33道工序。竹子被锋利的蔑刀削开,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制成不同长短宽窄的篾片或篾丝。不可思议的是,最细的竹丝甚至只比头发粗一些,柔可绕指。
福建深山村庄家家做漆篮 他放弃千万产业全村跟他身家翻倍
在村民手里,篾片为经,篾丝为纬,编制成篮、盒、盘等上百种功能不一、大小各异的日用器物。龙水村286户民居住者中,有超过150户靠漆篮谋生,技艺娴熟者上百人。被锋利的篾片割伤手指,是从业者的家常便饭,即使技巧烂熟于心也很难避免。
漆篮融汇竹艺和漆艺,每个从业者精通于其中一个制作环节,一只漆篮的诞生凝结着全村人的智慧。随意推开一扇家门,还在工作的村民可以不停下手里的活儿,张口就告诉你自己经手的复杂制作工序。竹篮的关键部位用桐油和细如面粉的泥土拌成的油灰涂抹,这就是颠覆“竹篮打水一场空”宿命的秘密。
龙水村距离永春县城16公里,这座偏远的山村拥有5位福建省非遗技艺传承人、3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村内广场上树立着高达3.6米,直径2.1米的巨型漆篮,由5名老艺人耗时2个多月制作完成,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艺珍品。天下最小篮,高度甚至不超过1根手指。漆篮制作工艺精湛,可是村内的手工艺人却长期面临不赚钱的尴尬。
70末到80年代初,漆篮产业最辉煌的时候,甚至成为永春县的外汇主要收入。随着一些廉价代替品的逐渐出现,漆篮的销路走向下坡。
“90年代初,我在深圳开装修公司,看着家乡的独门手艺渐渐失传,我很害怕很担心,2012年我放弃了深圳稳定的事业回到家乡”,龙水村村支书郭志煌的另一个身份是福建省漆艺大师。他年幼时接触漆篮,15岁正式钻研漆艺,在漆艺的相关产业一干就是30多年。
一回到龙水村,郭志煌就成立了龙水漆篮厂。工厂实行股份制,有技艺的村民过来做工人都有股份,技艺不够熟练的村民经过半年培训,也开始接下工厂的订单。
成熟的漆篮从业者年收入超过7万元不成问题。郭志煌告诉我们,短短5年间,龙水村年产值已经从170万元增加到1000多万元,其中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的网络销售达到300万余元。全村22户贫困户中有19户受益于漆篮产业,相继脱贫。
“刚回家乡的时候,我对漆篮产业进行了一些整合,老手艺人很心疼,担心我改变了几十年的经营思路,厂子会倒闭,我带着他们去文博会、去看德化的工艺瓷,慢慢转变了他们的思路。”郭志煌回乡后,根据新的市场需要,研发新增了100多种漆篮制品老艺人走高端精品路线,打造高质量的收藏品漆篮,新艺人则成为日用品漆篮的制作主力。
现在,漆篮还多了很多年轻的从业者。“我们很用心做产业旅游这块,来体验省级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的年轻人在慢慢增多。以前,70%的村民都去外地打工,看到家乡发展得好,他们中的20%已经回来。我相信回归的村民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