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有心干事,村里无钱办事,是许多和林佑小一样的村干部遇到的烦恼。林佑小是石狮市祥芝镇湖西村党支部书记,经历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眼下他终于不再为村集体经济短缺而忧虑。湖西村首座农贸市场近期试营业,为该村增加了一笔较为可观的收入。
湖西村位于祥芝镇西南部,被列为“2017年石狮市重点帮扶的10个经济薄弱村”之一,村民收入以务工为主,村集体收入为零。集体经济如果不能发展壮大,就很难谈得上长效富民强村。
如何帮助薄弱村“摘帽快跑”?“村两委多次与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研究,决定盘活土地用于建设湖西村农贸市场,现在还处在试营业阶段,但很多摊位和店面都已出租了。”林佑小告诉,得益于农贸市场,今年湖西村新增村财收入15万元,提前完成薄弱村的转化任务。
这只是石狮市消除经济薄弱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石狮以在2019年前基本消除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为目标,通过培养人才、强化保障、拓宽渠道、创新管理等,实现经济薄弱村发展有智、保障有力、生财有道、管理有方,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石狮经济薄弱村数量从2015年的38个下降为20个,“零收入村”全部销号。
选优配强班子,形成消除薄弱村的“前推力”。“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石狮进一步明确强化党建引领,选优配强村级组织班子,鼓励村党组织、农民合作社、非公企业、商会协会等向镇党委举荐人才,推动234名经济能人在2015年的村级换届中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大力培育创新型干部和发展型班子。同时,先后两批次选派88名优秀机关干部驻村任职、蹲点,在理清思路、策划项目、兴办实事等方面提供指导帮助,确保经济薄弱村驻村帮扶工作全覆盖,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做到“消薄”与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同步进行。2015年,派驻石狮市灵秀镇彭田村任职的第一书记黄德栋,牵头组织建设了彭田隘门边三角地带美食城工程,使村集体年增收入60多万元,并由此盘活利用两个生产队的闲置回批地、自留地,年增收入40多万元。
注重“造血”驱动,挖掘消除薄弱村的内生力。石狮市总结提炼服务商贸型、物业出租型、兴工办企型、资源开发型等四种发展模式,采取“一村一策”办法,指导逐村制定帮扶方案,推动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狮永宁镇郭坑村群众在消除薄弱村的行动中,真切地体会到其中的真正含义。“郭坑村近海而不靠海,傍山而少有耕地,村中亦无特色产业。经过一番思考,我们最终决定依托回族村的政策优势以及特色回族文化、滨海观光等资源优势,建设绿色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区。其中最重要的项目就是建设郭坑村休闲农庄。”郭坑村党支部书记郭自力介绍,目前,占地400余亩的休闲农庄已初步建成,上有鸡母石“海天一色”石刻,下有垂钓鱼塘,山上还有果园、石阶、健身场、游客服务中心及各大休闲项目,年接待游客达3万人次,增加村集体年收入60多万元。
创新机制管理,集结消除薄弱村的带动力。在探索如何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问题上,石狮出台了多份文件,如《关于扶持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石狮市村集体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村集体资产资源市场化配置服务的意见》等,加大政策扶持,为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松绑减负”。设立薄弱村专项扶持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创收项目的补助、融资贴息等。完善村集体留用地政策,在征收村集体土地时,以留用地指标折算为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等形式予以补偿,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对村集体用地转为国有用地的集体创收项目、投建物业项目,以及发展效益农业、农产品初加工、开发“四荒”资源等项目符合减免税收条件的予以减免。协调农商银行、邮储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优先提供信贷支持,简化贷款手续,并在利率上给予优惠。此外,还对村集体的市场化运作进行规范,越来越多的村集体进入了市场,目前,全市市场化配置280余宗,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50多万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石狮把扶持经济薄弱村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强化村级党组织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导,因地制宜,找准路子,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扎实推进上下实功,在有效落地上见实效,用美丽经济扮靓美丽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