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食用菌 挑起了村集体经济大梁
2017-10-30   作者:   来源:四川日报

 10月22日,资阳市乐至县龙溪乡花祠堂村,8个高标准保温食用菌大棚正加快建设。棚内,近百万袋食用菌袋两侧,一片片菌叶抢着向外生长。

  2年前,这里还是人均年收入不及3000元的贫困村。如今,依托食用菌产业,全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已接近百万,并带动周边3个贫困村脱贫致富。

  小小食用菌,正挑起村集体经济大梁。

  从散户到集体 4个贫困村抱团发展

  作为我国继粮食、油料、果品和蔬菜之后的第五大种植产业,食用菌产业目前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

  看准这一朝阳产业,花祠堂村的黄艳早在2000年左右就自学种植手艺,并尝试在家乡种植食用菌。建大棚、制作菌袋、高温杀菌、生长采摘、打包销售,黄艳逐渐从一个小学徒成长为远近闻名的“蘑菇女”。2015年,她的42个钢架大棚共种植食用菌30万袋,年收入150多万元。

  近年来,资阳市在大力支持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搞特色产业,看着黄艳搞得有声有色,龙溪乡花祠堂村党委书记廖建明盘算着:“要是全村多几个‘黄艳’来种植食用菌,脱贫致富就不难了。”

  很快,廖建明找来黄艳和村民代表,大伙一合计,决定由黄艳发起并成立蕈乐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利用村产业发展资金和专项扶贫资金投资扩大食用菌种植产业。最终,114户村民自愿入社,黄艳统一为村民培训种植技术,统一采购原材料,成本也大大节约。

  “目前花祠堂村的食用菌年产量可达近百万袋,但市场需求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廖建明说。为进一步扩大规模,龙溪乡又整合了灵泉庙村、水口寺村、慈善村等3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共计30万元,以及财政支农资产收益扶贫、技术带头人入股等项目投资共计100万元用来扩大产业规模,让4个贫困村实现抱团发展。

  以食用菌为核心 产业发展走向“1+1>2”

  食用菌在给当地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让廖建明有了更多的念头:怎样才能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让钱生钱?

  黄艳的一个苦恼,让廖建明看到了新的机遇。

  “种出好的食用菌,菌袋生产是关键。”黄艳说,她曾自己采购了一台小型菌袋填充机,但要给菌袋杀菌消毒,就只有在家用铁锅蒸。“这种方式传统、低效、污染大。”黄艳说,她一直都想购买一台全自动高压杀菌蒸锅和高效率菌袋填装机,再建几个保温大棚,从而形成一条较为现代化的完整生产线,但几百万元的投资让她望而却步。

  今年上半年,集体经济出资让她的愿望变成现实。花祠堂村正在建设的食用菌产业园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食用菌生产线。8个高标准保温食用菌大棚将于今年年底投用,建成后每年可放菌袋40万袋,年预计纯收入可达80万元。

  除了打造完整的食用菌生产线,一个循环经济大圆圈也在逐步形成。廖建明介绍,以前农民的秸秆只能就地焚烧,对环境产生极大影响,而食用菌袋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正是秸秆渣。如今,村民的秸秆不仅有了去处,通过卖秸秆还能增加一笔收入。而在灵泉庙村,食用菌的废渣则成了当地种植柠檬的上佳肥料。

  为了提升竞争力,眼下花祠堂村又开始谋划延伸食用菌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将食用菌做成干品、调味品、休闲食品等,打造自己的食用菌品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