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数量到重质量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
2017-03-16   作者:付伟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肥料行业如何加快转型?”在2017年春耕大幕开启之时,对于中国土壤肥料企业来说,这是一道必须回答的问题。近日,“农业供给侧服务创新与土壤肥料论坛”在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肥料产业联盟的号召下成功举办。来自政商学界近200名代表齐聚广东汕头,共同勾勒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肥料行业行进路线。

  顺势而为,念好“转”字诀

  如果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影响农资行业走势在政策层面的最大变量,那么农业部提出的“化肥使用零增长”目标,便已经让肥料行业传统的产品结构、盈利模式和发展思路走到了改弦更张的临界点。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的话说,“农业供给侧改革说到底是要实现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到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由实现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化肥价格波动与农产品、食品价格涨跌基本一致。“2016年,虽然粮食价格总体出现下跌,但棉花、蔗糖、天然橡胶大幅反弹,且2017年农产品总体价格下跌可能性较小。”他提醒与会者,肥料市场数量扩张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4500万吨的化肥年产量只有2000万吨被用于粮食,而从近几年数据来看,水果和蔬菜的化肥使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改进产品,念好“微”字诀

  “肥料品质的提升,除了要循着养分浓度、养分比例、养分形态和肥料助剂4条路径进行技术攻关,还要更加注重产品成分与土壤性状的完美结合。比如,东北地区土壤缺硫严重,产品投放就要注意多补短板。”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表示,“虽然加快创新是成功转型的必备技能,肥料厂商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特别要防止恶炒概念和夸大功能。”

  在本次论坛上,通过添加微量成分提升肥料品质效能的产品改进思路,成为热点议题。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所长谭宏伟近年来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将甘蔗滤渣等传统废弃物转化为作物有机肥的循环农业上。他介绍,加入生物功能菌不仅可以使有机肥原料堆发酵湿度显著提升,吸收利用效率也可以大大改善,从而大幅降低化肥的使用数量。

  以生产饲料知名的北京奥特奇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与会企业中的“另类”。不过,在公司销售与新业务发展总经理Ian Lahiffe看来,无论是在宏观农业链条上动物饲料与有机肥料循环转化的广阔前景,还是奥特奇作为全球商用海藻和益生菌生产商的身份,饲料与肥料跨界都存在无限可能。

  因地制宜,念好“测”字诀

  西部环保有限公司严格意义上也是肥料行业的“门外客”。该公司将生产PVC材料的副产品,经无害化处理,并添加辅料活化、改性,研发出一种名为“丰收延”的土壤调理剂。在与会者眼中,改善土壤环境与创新肥料产品,恰恰是一对“最佳拍档”。

  “我们自主研发的氮传感器,能够准确测定作物冠部氮元素的含量,从而合理控制施肥强度。”挪威雅苒国际有限公司总农艺师黄承武说,正是基于这种专业化的技术服务,雅苒除了向用户销售肥料产品,还会为其制定科学施肥方案,“同时广泛建立配肥站,每个站约服务300个农户。”汕头市微补植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涛介绍,公司推出的土壤和作物叶面测试分析虽然是付费服务,但仍然有大量农户购买。

  而谭宏伟认为,除了来自企业的专业团队,也要充分调动基层组织的活力,“我们的做法是将生物功能菌交给村委会,再由村委会发放给农民,露天简单堆沤就可以完成发酵,因此技术推广非常顺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