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大埔村“三张牌”引领蜕变 打造富美旅游乡村样板
2017-03-14   作者:陈志远   来源:东南网

  漳浦县大埔村原本以水稻、荔枝等水果种植、生猪养殖为主要产业,受限于土地总量不足,发展遇到瓶颈。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全村发展现代农业500亩,现代农业和旅游带动收入5300万元,2016年人均纯收入2.5万元。先后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美丽乡村”、“最美休闲乡村”、市级“乡村旅游精品村”、“休闲农业示范点”等荣誉称号。2016年共接待游客18万多人次,单国庆期间接待游客突破1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村”。

  这其中到底经历了什么变化,发展的秘诀又是什么?在东南网的中,大埔村党支部书记翁坤林道出了其中的关键:“通过党建促发展,用的是政治、文化、产业引领这三张牌。”

8.png

  第一张牌:政治引领定航向 建美丽乡村

  漳浦县绥安镇大埔村位于漳浦县城东郊的城乡结合部,下辖10个自然村,共438户、1758人。从2011年开始,大埔村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立足村情、捋清思路,谋划出了从家园整洁到美丽乡村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三部曲的思路。

  “为了改变大埔村的发展瓶颈,首先需要开展家园整洁,建设美丽乡村。政治方面,大埔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带跑’作用,加强自身建设,要求党员强化责任担当、以身作则、树立标杆,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主力军。”大埔村党支部书记翁坤林向东南网介绍道。

  据介绍,村党支部书记翁坤林主动无偿拆除位于荔海公园有土地证的200多平方米旧房屋及旧猪舍等80多平方米;村委会党员带头无偿将旧房屋、旧猪舍等拆除,累计600多平方米。

4.jpg

  “家园整洁美丽乡村建设,比如征地拆迁一亩地多少钱,要村两委研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让群众知晓参与,让村民满意,可以的话我们再来做,有代表质疑的话,我们再重新商量。” 在建设中,村党支部坚持“因地制宜生态优先”,主动争取群众支持配合,建立便民服务点,采取记“民情日记”的方式收集村情民意,每个月定期召开支委会汇总筛选出有建设性的意见,通过“一事一议”提交到村民大会讨论,并主动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和征求意见。 “要发展班子自身要硬,班子敢说敢做,敢管敢当,做事要公平公正,政务村务要公开透明。”翁坤林强调说。

  几年时间,党支部通过“政府投入、群众自筹、企业赞助”等方式,累计投入2136万元,扮“靓”古民居,完善文化休闲设施,精心建设“荔海公园”和文体中心,配置景亭、木栈道、石刻等优雅景致,以及民俗戏台、文化宣传栏、多功能球场等综合休闲设施,进一步提高休闲品位,营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乡村风貌,让群众茶余饭后、劳作之余拥有休闲好去处,美丽乡村的成果雏形初现。

  第二张牌:惠及民生 产业引领带民富

  共同富裕是发展农村的落脚点,大埔村党支部统一思想认识,整合优势资源,引导群众发展生态养殖、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现代产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依托大埔村成片土地资源,该村通过吸引农业“龙头”企业投资,整合资源,做强观光农业,打造现代农业实验基地。并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引导发展现代农业、高优农业、休闲农业。目前,蔬菜基地已经完成大棚搭建120亩,配套建设容量3500立方米的蔬菜基地冷链保鲜库。建设新品种展示区、科技实验区、休闲观光体验区等,种植蔬菜、百香果、提子、小西红柿等450亩。

  结合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趋势,基地内栽种了10多种可供游客采摘的果蔬品种,以农产品采摘为核心,通过举办民俗游园、亲子采摘、拓展训练等特色活动,将特色农业采摘体验有机地融入了乡村旅游整体路线中,不仅实现农业经济增收,同时也有效丰富了旅游载体,提升对外的吸引力。

1.jpg

  该村还充分利用山清水秀、有果蔬、有古民居等资源优势,引导整合当地的小餐饮业,鼓励农户利用自种的瓜果蔬菜、土猪肉等土特产,运用“古早”的烹制方式,开办“农家乐”,带动全民参与,创优乡村旅游业。党员张维乐就是从村里的餐饮老板培养成村团支部书记,再竞选担任村委副主任,他自己带头投资做了一家有特色的“三国风”农家乐。

  “村干部张维乐原来做家庭餐饮店,后来我建议他做一家有特色的农家乐,2016年8月份,两个夫妻做了一家三国风的农家乐,8个人都是本村人,外面打工找回来,厨师6千多元,服务员将近3千元。同时也带动本村土鸡土鸭,还有种植的蔬菜的销路。”大埔村党支部书记翁坤林向介绍道。

  目前,大埔村推出的2条旅游线路中均包含了农业采摘项目,与乡村旅游相得益彰。同时,民宿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全村共开办了17家“民宿”,另有12家正在培训,拥有客房55间,每月创收月6万多元。为了引导实现“民富”,党支部不仅积极为村民特别是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还引导他们通过土地入股、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积极参与,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引导村民卖吃的,卖手工品,十几家民宿还有乡村旅社,也有农家乐,农业体验采摘2家,有打工的也有参股的,有将近一百人。现在全村有六分之一的人参与,到2020年,预计全村有一半的人来做乡村旅游,结合原有农业村的休闲农业,采摘农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2.jpg

  第三张牌:文化引领扬新风 打造特色乡村旅游

  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农民群众既要“富之”,更要“教之”,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大埔村党支部积极创建文化精品、倡导文明新风。“抓手是学习优秀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法律法规等方面,绿化、展示栏、广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

  翁坤林表示,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结合乡村旅游,村民文化素质要提高,即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要求,也是打造富美乡村旅游、对外展示乡村良好形象的需要。

  村党支部以宣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构筑党员群众教育培训阵地。党支部组织青年党员、返乡大学生免费绘制100多幅涵盖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宣传壁画、簸箕画,给数十座清代古建筑披上“新衣”,将优秀文化元素渗入村居各个角落,吸引群众驻足欣赏、学习。

  组织漳州科技学院、漳浦一中等十余名教师、国学爱好者开办农民道德讲堂,宣讲党的政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以农民道德讲堂为依托,村党支部累计组织40多场系列公益讲座,向村民、游客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并结合闽南独有的竹马戏、讲古、闽南俚语等艺术形式,生动还原漳浦历史名人道德风范,号召人们学习黄道周之“忠”、高东溪之“孝”、两帝师之“廉”、蓝氏三杰之“勇”,引导大众见贤思齐、传承美德。

3.jpg

  开办“幸福农家”系列公益讲座,聚焦如何营造和谐的亲子、夫妻、婆媳、妯娌、邻里等人际关系,分批次、分层次组织群众参与其中,现累计已开办专题讲座13期,广大村民反响热烈,扬起了一股“讲和谐、树家风”践行热潮。据统计,幸福农家系列公益讲座开办至今已惠及听众5000多人次。

  打造文化生活“万花筒”。丰富本土文化体育。2016年投入70多万元,建设一个占地800平方多功能运动场,5人制足球场、标准篮球场、排球场。组织村里的群众,成立广场舞队、老人八音队,青少年书画队等。聘请各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每天晚上定时开展活动。并利用重大节假日,组织开展农民趣味运动会、广场舞友谊赛等形式多样、富有乡土特色的文体活动,使全村文化生活极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对于未来的发展,翁坤林希望立足本村现有生态资源,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融入新鲜造血功能,探索致富之路,形成产业链,建成持续发展收入的来源。

  “下一步,要大力建设新品种展示区、科技实验区、休闲观光体验区等,发展农家乐、民宿,乡村土特产伴手礼,打造成以“富有乡土气息、闽南风情特色”为特征,吃、玩、购、住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旅游村样板,增加集体和村民经济收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