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学院学子深入乡村探寻四平戏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2025-05-15   作者:林雅雯 林丹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阳光学院跨境电商学院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立足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需求,将课堂延伸至乡村一线。

图片1.png

阳光学院学子深入乡村探寻四平戏文化(林宇彤 王诗铭  摄)

3月7日至8日,阳光学院《新媒体营销》课程教师林丹、《营销策划》课程教师梁蕾精心组织并带领“戏中人”团队学生深入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乡村,将高校课堂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搭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桥梁,让青春智慧在乡土大课堂中绽放光彩。

为精准把握南平市政和县“四平戏”的保护与发展现状,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所学优势,针对游客、四平戏演员、文化站工作人员、村民等不同群体,精心设计并制定多份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访谈提纲。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运用市场细分与调研方法,从多个维度、不同角度全面、准确地收集信息,深入剖析“四平戏”当前面临的困境与发展瓶颈。通过将课程理论知识与乡村文化保护实践紧密结合,团队为后续调研工作筑牢坚实基础,也为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撑和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图片2.png

公益性惠民演出(林宇彤 王诗铭  摄)

初抵政和县杨源乡,“戏中人”团队成员在当地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热情引领下,探访了历史悠久的英杰庙与古戏台。沿途,团队成员了解到杨源正在筹办为期三天三夜的盛大庙会,庙会承载着当地人民对昔日英勇捐躯的两位将军的深切缅怀。庙会期间,古戏台将连续上演三天三夜的四平戏,英杰庙内也将摆设三天的流水席。更巧的是,次日恰逢一年两度的游神活动,为调研工作增添了难得的契机与丰富的素材。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四平戏的剧院后台,与多位演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访谈。演员们倾诉了四平戏当前面临的诸多困境,如资金短缺、演员匮乏等戏曲传承的现实难题,以及文化传播渠道狭窄、发展模式单一等深层次挑战。这些来自一线演员的第一手资料,让团队成员对四平戏的现状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

图片3.png

交流座谈(林宇彤 王诗铭  摄)

基于深入调研,团队全面了解了不同受众对四平戏的看法与认知,精准把握了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团队充分发挥《新媒体营销》课程所学的新媒体传播策略优势,以及《营销策划》课程中的市场分析与策划方法特长,为四平戏量身定制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未来发展建议,涵盖品牌推广、市场拓展、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为这一地方濒危剧种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此次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是阳光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非遗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它不仅为高校实践育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模式探索提供了有益经验,更为其他高校开展类似活动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未来,阳光学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实践调研,以实际行动践行新青年的责任担当,为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力。同时,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充分发挥课程在乡村及其乡土文化发展中的赋能作用,积极探索高校实践育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地方文化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林雅雯 林丹)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