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在春日的暖阳照耀下,政和县外屯乡外屯村的千亩绿肥示范基地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紫云英、光叶紫花苕子、箭筈豌豆、肥田油菜等绿肥作物在这里竞相生长,尤其是那片紫云英花海,如诗如画、生机盎然,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拍照。
游客在外屯乡外屯村紫云英花海打卡拍照
“以前这里只是普通的农田,现在种上了绿肥,土壤变好了,还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点。”政和县蛙岩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邱邦贵说道。
不仅如此,石屯镇石圳湾的油菜花、铁山镇东涧村的紫藤花、外屯乡的荷花以及稠岭村的向日葵、镇前镇西溪的桃花……它们都在不同的时节绽放,游客们可以拍照留念、赏花踏青、体验农耕文化,尽情领略乡村的独特魅力。以花为媒,农旅融合,政和县的乡村旅游迎来了新的春天。
游客在外屯乡稠岭村向日葵花海打卡拍照
走进政和县石屯镇西津村的水稻种植基地,一场“绿色革命”正在悄然发生。紫云英看似平凡,却凭借强大的生物固氮能力,成为了提升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秘密武器”。据了解,每亩紫云英鲜草产量可达2000公斤,翻压还田后,化肥用量减少了20%-3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了20%以上。这一串串数据背后,是土壤结构的改善、微生物活性的增强和肥料利用率的显著提高。
政和县西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徐智顺深有感触地说:“以前种水稻,化肥用得多,土壤却越来越差,产量也难以提升。自从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种植了绿肥,化肥用得少了,水稻产量却增加了60公斤左右,稻米品质也明显提升,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了。”绿肥的增效作用,让政和县的水稻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绿肥种植不仅为政和县的农业带来了实效,更为其农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政和县充分利用千亩绿肥示范基地和紫云英花海景观,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目前,政和县绿肥示范推广面积已达4万亩,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让更多农户受益于绿肥种植技术,政和县农业农村局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政府统一采购绿肥种子,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将种子免费发放到农户手中。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的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农户能够全面掌握绿肥种植和还田的技术要点。此外,政和县还建立了多个绿肥种植示范片,特别是道路两旁的示范片,利用示范片的规模化优势,举办现场观摩会,让农户更直观地感受到种植绿肥的实际效果和重要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政和县还根据农户的实际需求和近年来推广绿肥种植的成功经验,将绿肥种植从田间扩展到果园、茶园,实现了从美丽田园到美丽茶果园的延伸,探索出了更多绿色、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让更多农户享受到了绿肥种植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
下一步,政和县将继续深化农旅融合发展,以抓绿肥增效为契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政和县将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它们在农业产业化、品牌化方面的引领作用,推动农业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文图/曾大龙 张礼华 刘浩 余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