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浦城县农业农村局在仙阳镇召开“2024年高标农田建设项目苕子培肥地力现场观摩会”,以苕子鲜草亩产突破3500公斤的实测成果,展现绿肥种植对土壤改良和农业绿色发展的显著成效,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浦城样本”。
仙阳镇管九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种植光叶苕子培肥地力(主办方供图)
观摩会现场,经专家团队实地测产,示范田苕子鲜草产量达3500公斤/亩,刷新全县绿肥种植纪录。这一成果得益于浦城县推行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模式通过无人机飞播苕子种子、秸秆翻压还田等技术,实现了精准播种与高效管理。据测算,苕子翻压还田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显著提升,为后续水稻增产奠定生态基础。
观摩会现场专家对苕子鲜草量进行测产(主办方供图)
自2023年入选“全国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以来,浦城县构建“绿肥种植+秸秆还田+科学施肥”生态循环体系。浦城县农业农村局农发中心主任林建文介绍,通过国家绿肥体系专家团队技术支持,全县耕地地力平均提升15%,化肥施用量减少10%-20%。此次观摩的仙阳镇示范田,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土壤修复成效的典型代表,其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均达到优质耕地标准。
期间,福建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围绕苕子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及配套机械化技术进行现场培训。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应朝阳团队骨干成员、福建省农科院资环所副研究员林忠宁说:“苕子种植需结合气候与土壤条件,科学调控播种量与翻压时间,最大化发挥其生态效益。”参会农技人员及种植大户通过实操观摩,进一步掌握了绿肥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
除苕子种植外,浦城县近年来同步推广“稻-再-油”复种模式,实现“一年三熟”的高效轮作。2023年试点区域亩均纯利润超1100元,较单季稻种植增收近900元。这种“绿肥+粮油”的复合生产模式,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提升了农田综合效益,成为全县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现场观摩会合影(主办方供图)
浦城县农业农村局表示,2025年将继续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并推进涵盖高效节水灌溉、土壤培肥等领域的农田建设项目,计划年内完成东部片区输配水管网建设,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未来,该县将以绿肥为纽带,串联起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减量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多重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动力。(吴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