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构建海洋灾害防治体系 筑牢蓝色防线
2025-03-18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3月15日,泉州市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初步验收。项目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效,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标志着泉州市在海洋防灾减灾领域迈入了智能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图片9.png

泉州市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初步验收会

该项目致力于打造“观测一张网”,全面守护海洋安全。通过对泉州原有2个观测站点的改造,并新增8套海洋浮标、8个潮位站点,同时整合泉州海域无人机、高清重载云台、激光雷达、自动验潮站及浮标传感器等数据资源,构建了全天候、全时域、全域的海洋立体监控网络。这一监测感知体系能够实时、快速地监测和发现海洋动力灾害、海洋生态灾害以及海上事故灾难,有效减少灾害和事故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图片10.png

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设备

此外,项目还实现了“数据一站达”,保障数据通畅。通过北斗三号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传输专网,为海洋数据构建了稳定、高效的高速通道。这一创新举措打破了各类数据分散孤立的现状,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信息的整合与集中管理,形成了一个动态共享的信息资源池。这不仅为灾害预警和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还极大地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在灾害预警方面,该体系实现了“预警一键知”。通过完善应急视频会商系统和建设业务化机房,结合精准的预警和预测模型,系统能够迅速挖掘与分析数据信息,进行辅助评估和海洋天气形势预判。这一功能不仅提升了风险的核查指挥和快速响应能力,还有效降低了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更好地指导了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为海洋资源的供给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该体系还注重“管控一盘棋”的应急水平提升。结合泉州市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系统在隐患点布设设备,为沿海县配备了先进的监测仪器,并建设了决策支撑系统。这一举措实现了对海洋灾害风险的智能管控,提高了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突发灾害面前,系统能够迅速分析数据,为救援和防灾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沿海地区的安全稳定。

图片11.png

海洋灾害防治一张图

在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泉州市作为福建沿海重要城市,直面海洋灾害频发的挑战,积极推进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启动运行将为泉州市海洋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为泉州市的海洋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保护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助力泉州市在海洋强市建设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供稿)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