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太镇引进“三月白”等枇杷品种,果实品质优、上市早,受市场青睐——枇杷“上新”增效益
2025-03-10   作者:蔡蕊 林罗晓   来源:湄洲日报


  眼下,正值“开春第一果”枇杷的成熟期。3月6日,记者来到城厢区常太镇岭下村,漫山遍野的枇杷树映入眼帘,成片银白色的套袋包裹着果实,如雪花覆盖在山头。村民们身挎竹筐、手持剪刀,穿梭在枇杷林中,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现在成熟的枇杷品种为‘三月白’,口感甜柔,入口即化,一上市就供不应求。”果农张德聪一边说着话,一边小心翼翼地将其他未成熟的枇杷果用袋子套好(如图)。他说,这种果实比较甜,连小鸟也更喜欢啄食,所以要小心套好。

  “三月白”枇杷是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特早熟白肉枇杷新品种,由白肉枇杷和早钟枇杷杂交。其果肉较白,口味酸甜平衡,成熟期早,受市场青睐。

  “2019年村里正式开启枇杷换种改良,经过这些年的推广种植,目前全村‘三月白’的种植面积约有800亩,占全村枇杷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常太枇杷联合社理事长、岭下村党支部书记陈敏介绍,尽管“三月白”的产量较“早钟6号”“解放钟”略低,但价格较高,“‘早钟6号’‘解放钟’市场售价每斤8元至10元,‘三月白’收购价格可达每斤35元至40元,市场售价大概60多元一斤”。

  据介绍,该村还将陆续引进“白雪早”“早白香”等品种,促进枇杷产业发展。

  作为“枇杷之乡”,目前,常太镇枇杷种植面积2.5万亩。其中,白肉枇杷以“三月白”为主,还有“贵妃白”“乌躬白”等品种。常太镇乡村振兴办负责人林梓航介绍,近半年来,全镇“三月白”嫁接数量超过千棵。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主要通过线上销售以及大型收购商上门采购。今年“三月白”收购价高于往年,提振了果农的信心。

  后续,常太镇还将持续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讲好“枇杷故事”,做透“枇杷文章”,扩大影响力,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全镇农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杨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