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三明市认真筑好“粮仓”,管好“粮袋”,从2020年以来,三明是全省唯一连续五年进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前三名的地市;耕地保护工作评价连续8年位居全省前列。
宁化县石壁镇丰收航拍图。宁化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建立健全机制 筑牢安全“压舱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的第四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布局合理、运转高效协调的粮食应急储存、运输、加工、供应网络,必要时建立粮食紧急疏运机制,确保具备与应急需求相适应的粮食应急能力,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
三明市目前有23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13家粮食应急配送中心、13家粮食应急储运企业、13家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和170个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实现所有乡镇(街道)应急供应网点全覆盖,应急保供能力持续提升。
市粮储局组织开展仓储管理培训、粮食质量检验检测技能培训、《福建省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宣贯及救灾物资管理视频培训、库存检查培训等各类培训,有效提升干部职工业务技能;组织16名人员参加2024年度行政执法资格粮食和物资储备专业法律知识考试,通过率100%。
让老百姓吃得饱,也要吃得好、供得上。为进一步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今年以来,市粮储局组织开展库存粮食、“放心粮油”和政策性用粮、涉粮入统非国有粮食企业的社会原粮质量抽检,合格率为100%。同时,加快推进质量检测能力建设,实施粮油质量检验检测能力提升项目。
据了解,三明市将继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涉粮企业消防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安全生产日常督导检查,抓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拆窗破网”行动、畅通安全通道、每月矛盾纠纷和涉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确保粮储系统安全无事故。
攥紧“中国种子” 五谷丰登粮仓优
大地批上“金色”。宁化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三明地处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具有杂交水稻制种天然隔离带保护和水稻育种逆境选择的自然条件,是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优势产区,杂交水稻制种至今已近50年。
目前,三明已成为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第一大市,2023年全市杂交水稻制种面积34.6万亩、产量7万吨。2024年制种面积超过35万亩。生产的水稻种子除满足本省需求外,95%销往南方各稻区和越南、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截至目前,建成高标准制种田30多万亩、种子区域服务站20个、种子加工生产线17条,种子加工能力达98%以上。近5年,累计有229个水稻新品种(组合)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培育省级以上粮食龙头企业18家。
多年来,三明市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三明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41万亩、总产量稳定在94万吨以上,均位列全省第2,连续4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粮食储备、加工、流通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单位。
三明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扛稳粮食物资储备安全重任,切实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全面加强粮食收购、储备、加工、应急保障等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粮食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监管有序,粮食产业经济取得新成效。
市粮储局积极组织粮油企业参展参会、推进粮食产销协作,推介三明地方特色优质粮油产品和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不断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第二十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举办期间,三明组织振贤粮油、大丰米业、恒兴米业、绿景农生态农业、客家贡米米业等22家粮油食品企业参展参会,携地产生态大米、薏米和米粉等数十个品种产品盛装亮相福建馆“粮油精品展区”,参展企业数再创历年之最。同时,市粮储局与六安市粮储局共同签订了粮食产销合作框架协议,三明粮油企业与省内外粮食企业深入交流洽谈,共签订产销协作合同、协议33项总量达14.65万吨。
提升仓储管理 粮食“常储常新”
村民在收割稻谷。
市粮储局创新运用334工作法暨“坚持三个引领、实行三个统一、落实四个保障”,有效推进三明市粮食仓储管理规范化建设;制定《全市粮食仓储管理规范化提升行动方案》等三个方案,积极打造清流、永安标杆库建设样板,6月4日,在永安召开全市仓储管理规范化提升行动推进会,对标杆库建设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2022年6月25日,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建宁直属库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为福建省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约82亩,仓容8.09万吨,新建9栋高大平房仓,配套有一站式服务中心、管理用房、门卫用房、机械库、药品库等建筑设施。去年10月28日,秋粮上市的季节,该粮库开仓纳粮,通过“智慧闽粮”系统加持,收粮、储粮、管粮事半功倍……
此外,宁化河龙贡米产业园、中粮•建宁粮食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中央储备粮三明直属库建宁仓储项目、将乐县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等项目在紧锣密鼓地建设。
在做好粮储工作的同时,三明市目前超额落实储备规模。积极稳妥推进2024年全市储备粮油轮换,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开展储备订单粮食直接补贴,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