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刚过,气温骤降,大山深处的福安市松罗乡飘起了雪花,村里的老人又拿出过冬“神器”——竹火笼。
竹火笼,古称熏笼,其历史可追溯到汉代,称得上是寒冬里的温暖守护。《清稗类钞》这样记载:冬日,人皆携一火笼,以竹编为笼,内置火钵。
福安竹火笼主要由篾编竹体与陶钵内胆两部分组成。陶钵内胆取料讲究,是由山黄土与海黑泥按一定比例相互糅合烧制而成。其工序严谨,有很好的聚热性,样式精巧;竹体主要选用老毛竹,因其竹皮柔韧富有弹性,弯曲时不易折断,且竹节间距长,更易于制作和储存。
福安洋西竹火笼编制技艺作为代表性传承手工艺,2018年被收录于民间工艺纪录片《丝路百工》;翌年,被列入福安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做工讲究,曾远销国外
一条板凳、一条围裙、一把篾刀,年过六旬的沈瑞光扛着清早进山砍回来的毛竹,在自家门口忙乎起来。
只见他手法干脆利落,不需要尺子丈量,一根完整的毛竹转眼就变成了粗细、长短各异的篾片、篾丝。一条条竹篾先用圆口编织法重叠散开,互相织成一个圆。再将较短的竹篾向内扣,较大的竹篾向下压,用一根长约一米的细篾箍紧钵体。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沈瑞光边做边和路过的邻居唠家常,无需全程盯着手看。
沈瑞光18岁起跟着父亲学做竹火笼,一干就是几十年,手法娴熟。“锯竹、削节、刮青、破竹、劈篾、刮篾、编织,竹体制作这7个步骤有讲究,纯手工完成,不下苦功夫,肯定做不来。”他说。
竹火笼制作,慢工出细活,即使是有着多年经验的沈瑞光,一天也只能完成三四个,能坚守到今天实属不易。
“我们洋西竹火笼坚韧耐磨,造型古雅,不事雕琢,且物美价廉,深得闽浙赣地区老百姓的喜爱。”沈瑞光说。
据介绍,洋西沈氏于宋末元初自浙江迁入,并携带祖传竹火笼编制手艺。此后世代相传,鼎盛时期洋西村家家做火笼。
“上世纪80年代竹火笼行情最好,村里一共9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特地抽出一些人,专门成立了一个火笼厂,不只卖给附近村镇,更是远销国外,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客商都找我们进货。”沈瑞光回忆说。
沈瑞光的父亲当年就在火笼厂上班。“我们4个兄弟姐妹,当时一年的学费只有两元钱,家里还是负担不起。”1980年,为了分担家中压力,沈瑞光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竹火笼制作技艺。
松罗乡山地居多,气候潮湿,便携式的火笼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烘干取暖的首选物件。“那时候日子苦,鞋子穿烂了,就用火笼焐脚。天寒地冻时,还好有火笼给家人一丝暖意。”沈瑞光说。
成家后的沈瑞光继续从事火笼制作。“当时制作火笼的竹子都是我和妻子走到两公里外的山上用肩扛回来的,来回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到不行,晚上我还要再坚持坚持,和妻子一起多赶制几个火笼。”沈瑞光是打心眼里喜爱这门手艺,没少花心思琢磨,靠着这门手艺,家里生活越来越好。
参展触网,点亮老手艺
随着空调、电热毯和暖手宝的普及,昔日红火的洋西竹火笼风光不再,村里的年轻人纷纷进城闯荡,原本家家户户熟稔的技艺仅剩沈瑞光一人在守护。
竹火笼销量虽不及从前,但却还是民间婚俗的刚需用品。“在福安,女儿出嫁时,家人要准备一对火笼,里面放两包炭,寓意今后生活红红火火,不忘娘家。婚后头一年的除夕夜,儿媳还要将两个烧热的新火笼恭敬地捧给公婆焐,以表孝心。”沈瑞光说,时至今日竹火笼的实用性还很强,在山区仍被广泛使用。
为了不让这门非遗制作技艺失传,松罗乡积极行动,一方面在中心小学开设竹火笼编制兴趣课程,传承从娃娃抓起;另一方面,引导手艺人与时俱进,从竹火笼的外形创意、使用功能上进行改进创新,更好地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
为拓宽销路,沈瑞光带着竹火笼到厦门、福州等地参加各种展览。“2018年,我们带着100多个火笼到三坊七巷参加活动,被当场抢购一空,还接下不少订单。”他说。
“我们还在积极帮助沈师傅和松罗商会对接,利用电商、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让这门老手艺焕发新光彩。”松罗乡党委宣传委员林华说,下一步将加快与现代生活美学融合,发力文创产品,吸引爱好传统工艺的人们加入传承洋西竹火笼的行列,激发年轻一辈对竹火笼的喜爱。(单志强 雷津慧 李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