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金融着墨福建山水 探索点"林"成"金"新路径
2024-01-04   来源:改革网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202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65.12%,连续44年保持全国首位,林业、林区、林农在“三农”中占比高。

近年来,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森林是水库、是钱库、是粮库、是碳库”理念,以“二产促一产带三产”思路,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优化林业经营主体专属金融服务,融入“智慧林业”建设,助力林业增效、农村增绿、林农增收,促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全省涉林贷款余额1182.4亿元,同比增长22.2%,惠及39.8万户林业经营主体;11月末,全省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40.3亿元,同比增长1.7倍,自2022年10月以来连续保持1.2倍以上高增速。

“青山”是“银行”“林票”变“钞票”

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是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载体,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习近平同志任福建省省长期间亲自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释放出强大的经济活力。三明地处福建西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福建林改的重要策源地,林票制度改革是三明进一步深化林改的重要举措,也是三明探索“两山”转化通道的创新实践。

2019年,三明市率先全国开展以“合作经营、量化权益、市场交易、保底分红”为主要内容的林票1.0改革试点,由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将合作共有的林权份额化、价值化,制发成林票,应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林权结构小型化、林地资源分散化、林业管理复杂化等新问题。2023年,面对林票1.0流通性不足、市场化交易难等问题,三明市再次创新推出林业生物资产票据(林票2.0),通过在自然资源部门登记、在林业部门备案、在林业生物资产公开登记系统进行信息登记和公示,创设电子化资产凭证,折资量化森林经营主体所有的林木资源,放活林地经营权,实现林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据悉,林票作为一种资产凭证,可在产权交易场所进行交易、流转,也可向银行质押贷款,还可由金融机构或资产管理机构通过信托计划或资管计划认购,实现金融资产投资与森林资源融资有效衔接,一座座青山变成真正可以随时取钱的“绿色银行”。截至2023年11月末,三明市累计制发林票6.3亿元,惠及7.8万人;银行机构配套推出“金林贷”“林融金”“林票贷”等多款林票质押贷款,累计发放相关贷款5884.83万元。

杨孙忠是沙县白溪口村村民,通过承包林场从事林木种植、培育工作。由于林木从种植到采伐需要20年左右的生长期,在此期间不仅无法采伐出售,而且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林木进行精细养护,杨孙忠一度面临资金紧张的困境。这些年,乘着林票改革试点的“东风”,杨孙忠与官庄国有林场签订了124亩林地的合作经营协议,并获取相应价值的林票。兴业银行三明分行主动上门服务,向杨孙忠发放149万元林票质押贷款,用于购买苗木扩大生产,解决了杨孙忠的资金难题。

开启“林业+金融”服务新模式

推动林业三产融合发展

作为全国林改先行区,福建省以建设现代林业强省为目标,接续实施竹林花卉与名特优经济林、林产工业、森林旅游等林业“八大工程”,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产业发展升级。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紧扣林业产业政策导向,指导金融机构围绕林业“八大工程”所涉特色产业,丰富林业经营主体信贷产品,发展林农普惠金融服务,推动林业三产融合发展,助力绿色富民林业高效益发展。

针对林农缺少抵质押物,贷款难、担保难问题,福建农信系统推出“福林贷”,通过“银行+村合作基金提供担保+林农以小额林业资产反担保”的模式,实行整村推进、统一授信、随借随还,最高授信20万元、期限为3年,并享受最高3%的财政贴息支持。在“福林贷”的撬动作用下,截至2023年11月末,福建农信系统涉林贷款余额406.25亿元,惠及林业经营主体18.73万户。

“我们把白茶仓单质押给农信社,获得了700万元贷款,缓解了不少经营压力呢!”南平政和云根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总称赞道。原来,不久前,该公司因储存一大批白茶,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政和农信联社得知情况后,便向许总推介白茶仓单质押贷款。据悉,为缓解茶企、茶商年份茶占用大量生产资金的痛点,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建农信系统等多家金融机构推出茶业仓单质押贷款,根据年份茶的数量和品质进行授信,将茶企的“库存产品”转活为“生产资金”。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的旅游资源优势。南平市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创新推出纯信用的“康养文旅+民宿贷”产品,解决特色名宿装修升级的资金难题,助力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11月末,南平市累计投放“民宿贷”2673.53万元。“感谢你们一直支持我们村发展特色民宿!”武夷山南源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次见到武夷山农商银行的金融助理,都会由衷地表示感谢。原来,南源岭村在1999年、2000年分别经历了武夷山“双世遗”旧村搬迁和洪灾搬迁,搬迁后的村民决定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抱团发展旅游民宿。因房屋搬迁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需要大量资金,武夷山农商银行主动与南源岭村签订战略协议,推出“民宿贷”“安居宝”等系列产品,大力支持“民宿村”建设,才有了今天游客如织的南源岭村。

融入“智慧林业”发展

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022年9月,正值福建林改二十周年之际,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联合福建省地方金融局、省财政厅等部门指导福建“金服云”平台设立“林业金融服务专区”,聚合涉林主体信息、拓展“林业+金融”应用场景,为全省涉林主体提供政策解读、产品推荐等融资服务。林业经营主体只需登陆专区,选择有意向的信贷产品,简单填写注册信息后,便可一键提交融资申请,有效提升林业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可得性。截至2023年11月末,已有7家金融机构发布林权按揭贷款、林业收储贷款、益林贷等19款林业专属贷款产品,专区注册用户突破24万户。

针对信用数据“整合难”、信用档案“共享难”、信用平台“应用难”、林农贷款“选择难”等困境,2021年7月,福建省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的林业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落地中国林改第一县——龙岩市武平县。林农在平台一键提交融资需求后,便可快速匹配到多家金融机构的小微金融产品,极大丰富了林农的产品选择、大幅缩短了办贷时长,贷款利率也更趋实惠。截至2023年11月末,龙岩市已在武平、上杭、长汀三个县域上线该平台,上链机构67家、信贷产品174款,成功发放贷款8.41亿元。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福建省内金融机构也在持续探索金融科技赋能林业发展新路径。兴业银行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创新运用卫星遥感技术,精准识别茶园地块、作物面积等信息,建立作物种植画像,并将数据融入线上产品设计,形成“种植流”审批模型,有效缓解林业资产价值评估难题。“没想到在兴业银行贷款还会用到卫星技术,不仅贷款速度快,而且还能实时监测茶业生长状况,真是一举两得!”泉州市安溪县某铁观音茶企负责人魏总表示。据介绍,兴业银行泉州分行运用“种植流”模型为该企业发放的1500万元贷款,解决了企业春季收储铁观音的资金需求,为全年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截至2023年11月末,兴业银行累计运用“种植流”审批模型为6278余亩茶园发放林业相关贷款4858万元。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