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桂(莆田)桂圆产业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紧张研发。 全媒体记者 蔡昊 摄
▲加工户龚美金家的桂圆专供上海。她给售卖的桂圆盖章,为的是信誉保证。 全媒体记者 杨怡玲 摄
桂圆,串起的“共富”长链,基点还是要落到村头、田头、厂头,还有干部、村民、投资商、创业者的心头。
乡村振兴,各地出招,而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无缝对接、深度融入、强劲呼应,木兰溪畔华亭镇具有得天独厚条件,是很多地方无法比拟的。莆田桂圆为何好?木兰溪两岸,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龙眼树成活率高,龙眼品质好、单果重量、可良率、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都优于其他产区。华亭桂圆是莆田桂圆的一个重要“代言”,优势更为突出。
资源、禀赋,热情、干劲,都有了,路径呢?
路径有两条,木兰溪、木兰大道,最具标识,以“木兰”强化,于是木兰溪流域乡村振兴桂圆产业重点片区、木兰大道沿线桂圆产业园区党建联盟,顺势、应时而生。
探访这“跨村联建”的路径,“资源叠加”分外亮眼。
其一,建片区。今年4月,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在后塘、园头、埔柳、五云、油潭、南湖等6个村(居)实施规模种植、精品培育、矮化采摘、种植晚熟龙眼等,力求全产业链延伸。
其二,搞联盟。今年开展主题教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镇里从35个村(居)中选择后塘、埔柳、五云、油潭、涧口、郊溪6个村(居),组建木兰大道沿线园区党建联盟。
两路径如何谋划?村民们七嘴八舌道来,不时还会有感叹。
采访时,记者看到,涧口冷冻库寄存的一批批桂圆陆续出仓,搭乘物流车沿着宽阔的莆永高速公路北上上海。
2011年,莆永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埔柳村被征地276亩。可一些村民不理解,阻工、抵制,一个村民小组上访的就有50多人。时任村治保主任杨金山一户户走访解“疙瘩”。
接着,在村宫庙召开协商会,上访户全来了。
“不如我们照原生产队的做法,原归属地按龙眼树坑来算,每人1.5坑。”
“每人1.5坑,那我家女儿嫁出去,就分不到了,娶进来的别村人,却分到了,不公平。”
…………
作为处理矛盾纠纷的当事人,杨金山现是埔柳村党委书记。他说,如今,村里搞“家门口”创业,做活做强桂圆产业,建了乡愁记忆馆等项目,引来一批企业进驻,涉及很多热点,但村里却是“零上访”,还获评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
他认为,这种转变,其根本一条,就是要回应群众关切,做细工作,多办实事。
的确,搞跨村联合,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是立足点、出发点,也是关键点。为此,“一轴四园”新鲜出炉。
一条文旅观光体验轴,串联起各村的旅游资源,不但能体验埔柳村的乡土风情,还连起后塘村露营基地、采摘园,五云村官帽山公园、儿童游乐园、玻璃滑道,涧口社区采摘园、农家乐,郊溪村长岭溪幸福河湖公园等乡村游,客流量转化为乡村文旅业的“增量”。
“四园”,即核心种植园、果品加工园、冷链仓储园、产品研发园。埔柳村龙眼种植基地与五云村晚熟龙眼基地、郊溪村龙眼种植基地一起被列入核心种植园;果品加工园有埔柳村桂圆加工厂房、油潭村龙眼产业加工园区;冷链仓储园设在涧口冷冻库;产品研发园在地处后塘村的天桂(莆田)桂圆产业研究院。
在埔柳村,记者看到,村里建起了桂圆加工厂房。名品“乌龙岭”桂圆就产在这里,每年处暑开始加工。厂房建了6台桂圆古法烘焙炉。产品展示区内,陈列6个联盟村各自的特产,线面、花生、橄榄、茶油等,琳琅满目。油潭村是龙眼品种“油潭本”的原产地。11月,村里龙眼产业加工园区完成建设。烘焙桂圆是这个村祖祖辈辈传下的技艺,要用龙眼木作为柴火,桂圆才有独特的风味。
分区摆布、“合纵连横”、优势互补、共生共赢,跨村联合,迈开步子往前闯。
引进龙头企业天桂(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华亭镇跨村联建,保障了桂圆产量和质量,有充足的货源,开拓市场底气更足。”公司品牌市场负责人黄奇伟对记者说。流转闲置土地,农户从中获取租金。借力桂圆龙头企业品牌背书,研发延伸产品。农户共享片区内的加工坊、冷冻库、物流站等,降低加工运营成本。鼓励物流公司、电商平台、金融机构加入参与,打响“共富桂·同心圆”,抱团拓业等。
重磅举措接连推出,成效初显。
涧口冷冻库已投用,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桂圆香气。“桂圆能错峰上市,卖出更好的价格。”现场负责人陈桂丽说道,寄存的客商,有不少在上海批发销售桂圆。
记者遇到园头村的桂圆加工户龚美金。她正提取寄存的桂圆,为在上海经营桂圆批发生意的丈夫供足货源。“我家销售大果径桂圆,个别果径达到3.6厘米,比热水瓶塞还要大。”她家在上海经营桂圆30多年。她还给售卖的桂圆盖章溯源,盖章不易,果壳很脆,容易裂,可还是要做,为的是信誉保证。
党建引领、夯基惠民。下沉服务,最是考验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是重中之重的一个环节。华亭镇党委书记苏顺琪说,镇党委联合乡村振兴办、招商办、经管站等组建“红色帮帮团”,党员干部参与到桂圆产业的生产、销售、推广等环节。邀请农科院、农业农村局专家授课,教农户科学种养。开设电子商务培训班,助推农户自主创业。
“以前种植果树,遇到问题,很多人就弃种,现在有党员帮忙,有专家指点,采摘鲜果,有冷冻库保鲜,烘焙有加工厂,不用出镇,一条龙全搞定。”村民杨福镕对此深有体会。
城厢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毓卿说,党建联盟成立仅几个月,就带动了700名村民就业。收购龙眼、桂圆等产品近25万公斤,还帮助片区内种植散户拓宽销售渠道。
片区叠加了资源,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得以提升,孵化出木兰溪畔一方崭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