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再生稻将有专门品种试验渠道
2023-12-18   作者:张辉   来源:福建日报

近日,省种子总站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福建省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申报工作的通知。其中水稻区域试验组别由6个增加至7个,新增早稻再生稻组。这意味着,今后我省再生稻将有专门的品种试验渠道。

品种审定是品种入市“通行证”。按现行品种管理制度,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五大主要农作物,在推广前应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审定。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以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以及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结果为依据。品种试验按照作物类型、用途、熟期等,设置不同组别。此前,福建水稻区域试验设早稻迟熟组、中稻组、晚稻中熟组、晚稻迟熟组、晚稻特种稻组、晚稻香稻组。

再生稻是福建省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种稻作模式——头季收割后,稻桩上休眠的腋芽,在一定条件下重新萌发成穗,实现“一种两收”。今年,全省再生稻种植面积约15万亩。

特殊的栽培模式,对品种特性也有特殊的要求。用作再生稻栽培的品种,不仅要具备普通品种优势,还应具备较强的再生力,同时耐碾压、适合适当留桩收割,以适应机械化收割,保证再生季产量。

“过去,由于缺少专门的试验渠道,只能从现有品种中,筛选适宜用作再生稻品种。”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张建福说,近年来福建从省内外水稻品种中,筛选出了“内6优7075”“明1优臻占”“福香占”“甬优1540”“内10优7185”等品种作为再生稻种植,并广泛推广。这些品种适宜机械化收割,两季都有不俗的产量表现。

建立再生稻品种试验渠道,加快推进专用品种审定,有助于育种机构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再生稻品种选育,便于农户选种用种。

今年,福建率先开展再生稻新品种探索性试验,“闽两优712”等12个潜力品种参试。试验不仅考查产量、适应性、抗逆性、品质等基本指标,还考查再生稻品种应具备的特性。在耐碾压性鉴定方面,参试品种头季成熟后,先进行人工收割,再用收割机碾压稻桩,最后考查7天再生芽出鞘率、14天再生芽出鞘率、母茎数、穗茎比、小区实收产量及理论产量等指标。

“在此基础上,我省计划明年开展机收再生稻品种区域试验,构建机收再生稻品种评价体系,制定机收再生稻品种审定标准。”省种子总站站长赵杰樑说,审定标准主要包括头季稻生育期、产量、品质、抗性,以及再生季再生芽出鞘率、抗碾压能力、穗茎比、产量等指标。

据悉,2016年新种子法施行以来,福建共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444个,其中水稻品种(不包括不育系)358个、玉米品种59个。为适应生产用种和市场消费需求,福建积极拓宽品种试验组别,增加专用品种供给,近年来,已先后增加了特种稻、香稻、水果玉米等试验组。(张辉)

责任编辑: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