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拍摄后黄社区的地标百年碉楼。 本报记者 刘深魁 摄
在农事体验区,小学生体验捉泥鳅。 本报记者 刘深魁 通讯员 朱崇飞 摄
深秋时节,知秋湖畔风光美。记者走进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社区采访,只见街道两旁藤蔓蜿蜒、花木扶疏,村民有的沿湖结伴散步,有的围在一起下棋、聊家常,房前屋后还有不少游客在参观拍照……一幅村美民富的画卷徐徐展开。
“以前村里又穷又脏,道路破破烂烂。”后黄社区党支部书记许丽丽说,现在的村子有“颜值”有“内涵”,房子也成了湖景房,“脏乱差”再也不见了,“口袋鼓了,人越活越精神”。
三面环山的后黄社区,从昔日的“空壳村”到如今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美丽蝶变始于念好“侨经”,“南洋风情,梦里老家”的招牌越擦越亮。
“唤醒”侨厝留乡愁
“十一”长假期间,“莆阳赏秋·遇见后黄”系列活动热闹登场,游园会、方言音乐会、非遗体验、市集等精彩纷呈,百年碉楼、三山妇产医院、黄氏宗祠等华侨建筑挤满了游客,非遗和古厝的跨界互动,让后黄火“出圈”。
创新活化华侨建筑,是后黄撬动文旅市场的一把“金钥匙”。
“这里有100多座华侨老宅,其中明清、民国时期建筑34幢。这些古厝洋楼都是过去华侨出资建造的,既有莆田传统的红砖厝风格,也有南洋建筑特色。”盘点“家底”,许丽丽脸上透着自豪。
然而,这些资源一度是“沉睡”的。多年来,由于华侨及其子嗣大都定居海外,古厝洋楼无人居住和管理,渐渐破败,甚至出现毁损。村民看在眼里,疼在心头。
怎样盘活这些“宝贝”成为村民面前的一道难题。2015年,古民居“流转”村民监督讨论会在后黄举行,经过一致表决,村里决定用110万元的村集体资金购买一栋建于1928年的华侨古厝。如今,这里已成为党员政治生活馆,累计接待旅客2万多人次。
以这栋古民居为起点,后黄的华侨建筑“流转”机制建立并完善。近年来,村里以购置或长期租赁的形式,先后流转20多栋华侨厝,按“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缮,改造成各类特色展馆、公共空间,或引入新业态,目前已有18栋投入使用。
红色记忆博物馆、民国往事博物馆、莆阳民俗馆、家规家训馆、侨乡记忆文艺家部落……如今,越来越多特色展馆在后黄亮相,闲置的华侨建筑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了“村民(侨胞)得租金、村集体增收入、企业获经营空间”的多赢格局。
“活化利用好老建筑,最大限度保留‘侨味’,不仅使其成为侨文化展示的载体,更能留住乡愁,带动乡村振兴。”莆田市委宣传部派驻后黄社区第一书记吴诚学说。
古厝洋楼家国情
“大家看这栋民居,房主两兄弟都在海外,村里租下来加固再招商,现在一楼做私房菜,二楼开茶馆。这些旧门板、农具打造的桌椅板凳,是不是让你想起了儿时的记忆?”在一栋华侨老宅前,导游小张正向游客导览讲解。
在后黄,这样的场景并不鲜见。每一座华侨建筑背后,都藏着一段值得细说的故事。
“再美的风景,也需要故事和文化底蕴来吸引游客、留住游客。”许丽丽坦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才能让老建筑“活”起来。
“大伯许文龙是村里最早一批下南洋的。在新加坡从打零工开始,开过冰店,办过制冰厂,渐渐闯出一片天地。”村民许仍熙告诉记者,许文龙经常寄钱和吃食回来,盖了现在的老宅,1964年,村里建小学,他也捐资助学。如今,古厝已开辟为莆阳民俗馆。
和许文龙一样,后黄走出去的侨胞,事业有成后大都回来盖起古厝洋楼。他们时刻关心家乡发展,热衷公益事业。
在众多红砖厝中,有一栋格外引人注目,它是老华侨林天宝的故居,也是印尼羽坛巨星林水镜的祖宅。“漂洋过海讨生计,含辛茹苦建家园”,门前的一副对联,默默讲述着“下南洋”的艰辛历程。
18岁那年,林天宝离开家乡到印尼打拼。两手空空的他,看到街上往来的自行车,便琢磨起修车的生意。从自学起步,他在路边盖起茅草屋,开了一间修理店,靠手艺挣到“第一桶金”。此后,他卖自行车、缝纫机,建塑料厂……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1928年,林天宝出资盖了如今的老宅。此后,古厝洋楼一座座拔地而起。1984年,他拿出15万元捐建后黄小学,并设立奖学金。为改善家乡医疗条件,他又捐资建起卫生院门诊大楼。
“情系故乡、回馈桑梓,是后黄侨胞的优良传统。”许丽丽介绍,林天宝经常回乡探亲,告诫子孙不要忘了根。2015年,为了支持家乡发展,其子林水镜将故居卖给村集体,用来建华侨创业展览馆。“林水镜还给儿子取名林伟汉,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行走在后黄,一栋栋古厝洋楼,仿佛都在讲述一个个动人的家国故事。
乡村游的流量密码
老建筑被“唤醒”了,但真正火起来是近几年的事。
“虽然坐拥好山好水、古厝洋楼这些优质资源,但后黄一直没能吃上‘旅游饭’。”许丽丽介绍,此前由于缺乏配套设施等原因,文旅产业发展迟缓,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主。
2015年,后黄引入莆田康辉旅行社,合作设立莆田后黄旅游景区管理公司,村集体占股51%,企业占股49%。通过统一招商,整合业态,引导居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古村游览、侨厝观光、农事体验、休闲采摘、餐饮民宿等新业态纷纷涌现。“以‘莆阳后黄、桃源村庄’为发展定位,聚焦休闲农业、民俗文化体验、研学教育三大板块,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吴诚学说。
如今,休闲农业已成为后黄景区的名片,采摘游、农事体验频频刷屏网络。当地农户介绍,社区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除了水果采摘,还推出蔬菜采摘,以“把一周蔬菜绿色带回家”为主打,让农田体验区常年不闲置、季季有特色,周末可接待游客上千人次,既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租金收入,又增加村集体收入。
老建筑盘活也带动新业态发展,吸引更多年轻人扎根创业。目前,社区已入驻18家创客团队,包括忘忧园休闲吧、汉服文化体验馆、龙华书院、油画基地、集邮文化产业创新基地等,年轻时尚与古厝洋楼相得益彰。
以“侨”为桥,后黄解锁乡村游“流量密码”。目前,后黄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3000多万元,带动全村就业人数600多人。
“下一步,我们计划引进台湾文创团队,围绕侨文化、非遗做文章,为后黄量身打造文化IP,让乡村有看头、有玩头,更有盼头。”吴诚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