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废弃牡蛎壳的逆袭之路
2023-09-18   作者:谢星星 林榕昇 石美祥   来源:福州日报

张其清(右)正在与同事做实验。记者 石美祥 摄

无数人看到苹果从树上掉落,只有牛顿问了为什么,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

人人看到废弃的牡蛎壳,只有张其清研究了18年,从而诞生“全球首创”。

上周,由张其清团队研发生产的全球首个用废弃牡蛎壳研发的“骨填充材料”正式进入市场,每克卖到2000元。面对进口产品独占鳌头的市场现状,这一首创标志着中国产品在全球体内植入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18年,福建沿海随处可见的废弃牡蛎壳,是如何摇身一变从垃圾堆走向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贵比黄金?今年7月以来,本报记者一线蹲点福建吉特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见证了这一奇迹的诞生,让我们一起探寻废弃牡蛎壳的逆袭之路。

从垃圾堆到实验室

最难的“发现”如何发生?

逛菜市场的突发奇想

在吉特瑞,人最多、装修最“壕”的地方,是5楼研发部实验室。置身一台台价值不菲的研究设备中,一盘牡蛎壳显得格格不入,但它稳坐“C位”。

作为沿海城市,福州的牡蛎壳随处可见,但它们不是出现在餐桌上,就是在垃圾堆里。能“走”进实验室,还要从“伯乐”张其清讲起。

“为什么会想到研究牡蛎壳?”“逛菜市场的突发奇想。”

早在2005年,土生土长的福州人张其清,一次偶然逛菜市场,目睹牡蛎壳被堆成小山,在叹惜海洋废弃物污染的同时,萌生“能把它们利用起来就好了”的念头。

如果说最早的“灵感”是家乡给的,那作为全国首批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科研者,“向海问药”的理想追求则是他对废弃牡蛎壳高看一眼的使命驱动。

彼时,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头部产品几乎被国外垄断。要想从别人碗里分一杯羹,大多数人选择仿制市场已成熟的成果。“难,真的很难。”在张其清看来,比起围着“卡脖子”问题转,天天跟在别人后面跑,成为“头”才是更优解。

张其清选择从零起步,原材料创新!其实,当年从垃圾堆被带到实验室的,不止牡蛎壳。“鲍鱼壳等其他贝壳都试过,最后选了它。”张其清告诉记者,牡蛎壳早在《本草纲目》就有记载被作为中药一直沿用至今,是纯天然材料,能有效解决骨修复产品取材难、排异、难降解等问题,其独特的三维多孔结构有无限的“变幻”可能。

理论可行是第一步,然后是不断的试错。与其说他在“赌”,他更愿意相信家乡会带给自己好运。

“你们知道庆大霉素吗?是福州人王岳团队从福州西湖的泥土中分离出‘小单抱菌’,这才问世的。”袁平是张其清的妻子,夫妻俩都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科研人员。时隔18年,她还深刻记得当时张其清立志要为“蓝色药库”添砖加瓦的热血豪情。

2005年起,这些废弃牡蛎壳跟着张其清“走南闯北”。从最早笔记本里的一行行公式,到一次次具体的实验、一个个原创的技术数据……直到2013年,他和团队最终攻克了牡蛎壳转化控制工艺,破解材料孔径、孔率、微孔和宏孔及强度等性能的调控难题,“向海问药”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

工作人员展示牡蛎壳做成的颗粒。记者 石美祥 摄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为何选择跨界创业?

不能让“孩子”再夭折了

车间环境洁净度如同医用外科手术室、产品制作用水比航天员用水更纯净……这款“全球首创”的骨填充材料就是在这样高度洁净的生产车间诞生。

废弃牡蛎壳,在实验室里,完成从“壳”到“粉”的质变;在生产线上,才能从科研成果进阶成市场产品。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发明新成果已经是成功。但张其清却再次做出了一个“从零起步”的决定——创办企业。

“为什么?”从科研跨界办企业,先不说操作难,光成本这一项就是无底洞。面对记者的疑惑,张其清认真地说:不想再让“孩子”夭折了。

对张其清夫妇来说,每个科研项目成果都像自己的“孩子”。盘点公司的产品,骨填充材料不是第一个“孩子”,“双胞胎长子”是“医用胶原膜”和“医用胶原修复膜”。

时针回拨到2002年。张其清带着历时多年研发成功的“医用胶原膜”和“医用胶原修复膜”,满怀信心找到一家企业合作。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产品不但没有火,反而被迫停产。原因有二,一是工厂的配套跟不上,二是管理上经不起监管部门的审查。

“就像把‘满月的孩子’交给别人,结果‘夭折’了。”袁平说,当时医用胶原修复膜创造了比国际上早3年在临床使用等多项纪录,原本可以更早抢占市场,让国民更早用上物美价廉的国货。

不能再等了,别人做不了,那就自己做。2010年,在一片质疑唱衰声中,已经50多岁的夫妇二人将全副身家押了进去。资本哪里来?积蓄、借钱、贷款;管理去哪学?已经退休的袁平,学招人、学拍地、研究市场、洽谈合作……

创业初期,可谓处处烧钱,公司却没有一分收入。“张教授用自己的工资卡给我们发工资。”公司行政人事主管张玉元是“元老”级员工,比起科研成果的技术含量,她对张其清的“省吃俭用”感受更加深刻。

2016年,张其清作为中国第九届“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受邀前往人民大会堂领奖。“当时他就打算穿破了洞的牛津布上衣去,我说要不要买件新衣服,没想到他让我给他打个补丁!”张玉元说。

即使是现在,公司每年营收达上亿元,张其清依然能省就省。记者前后去吉特瑞采访10余次,他身上穿的衣服总是那几件。如果你第一次去吉特瑞,还会发现这里没有前台、没有保安,就连代表门面的一楼展厅都关着灯,丝毫看不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排面。

在科研方面,张其清花钱又非常大方。当别的企业选择去高校借设备,或者与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他不仅自己花钱买,还要买最先进的。特别是实验室和生产车间的设备,一套中央空调净化系统花费上百万元,实验设备价值几百万元……

也正是因为这样,“骨填充材料”才经得起突如其来、挖地三尺的考验。“一个新产品要想上市,首先要取得注册证、生产许可证,这是非常难的。”公司注册部经理李红玲说。

自2021年12月31日产品申报注册证起,国家药监局审评中心对研发、生产、临床等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的审核,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对每个病例都进行了核查和分析。在准备了12290多份申报材料、经历了将近一年半的审评后,吉特瑞终于为这项创新成果拿到了注册证。

今年7月12日至16日,国家药监局审评专家组再次飞行检查。这事关产品能否顺利生产!当时,张其清正在昆明参加学术交流会,但他神情自若:“我们任何时间、任何环节都经得起检查。”一次,一位国家药监局的审评员参观企业后,忍不住夸道:“我从没有见过一家企业能如此规范。”

吉特瑞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在做实验。记者 石美祥 摄

从生产线到广阔市场

如何熬过“周期长、投入大”的难关?

“死磕”的回报来了

从发现到成功上市,18年。这是怎么样的概念?

“不算长,也不算短,甚至算是幸运的。”张其清说,周期长、投入大是“困”死大部分生物医药企业的难关。牡蛎壳的“变身”同样也遇到过这样的坎,最缺钱的时候,就是吉特瑞刚创办的第一年。

如何度过危机?“长子们”——“医用胶原膜”和“医用胶原修复膜”赚回了第一桶金。这两个产品应用于五官科、神经外科等领域,使用后可有效引导病缺损组织再生。其上市后,不但突破了“卡脖子”状况,并实现了临床应用与修复疗效的反超。

乍一听,是不可思议的命运巧合。其实,背后一段不为人知的“死磕”故事,恰恰反证哪有那么多巧合!

“医用胶原膜”和“医用胶原修复膜”,是引导组织再生(GTR)相关专利的转化成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张其清就在国内首次提出引导/诱导组织再生这一新理论和新技术,并在1994年申请相关发明专利。也许是太超前了,上级一直没有批下来。当时,有人建议张其清去国外施展抱负,“我不甘心,我相信中国可以赶超!”面对医药、医疗器械行业受制于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现实,张其清想有所突破。

就这样,他倔强地走在申请专利的路上。从天津到北京,没有车、不能邮寄、必须亲自办理,他背着大包材料一趟趟跑,一次次给审查员解释说明。2002年,在整整8年后,终于获得批准。

尽管如此,由此专利转化的国产化创新型产品——“医用胶原膜”和“医用胶原修复膜”仍然比西方国家早3年用于临床。美国哈佛医学院拉曼教授评价,这项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是临床医学上的一次革命。

发现难、出成果难、转化难,被市场接受更难!“国外都还没有”“国产的效果会不会不好”“这个公司都没听过”……面对各界声音,张其清非常坚定,“好东西一定会被认可”。

关关难过,关关过。继合作企业不规范产品停产等坎坷后,在2013年,也就是吉特瑞成立的第一年,“次子”——骨修复材料“嗷嗷待哺”,“长子们”终于等到了广阔市场,以百万计的钱款一笔又一笔入账,这才为废弃牡蛎壳突围全新赛道铺平道路。

“张教授的思想很超前。”研发部主管刘灵珊把一本张其清的实验记录本视若珍宝。记者看到,牛皮色的本子保存得很好,笔迹工整,有些内页微微泛黄,记录的全是普通人看不懂的公式等,“它和教授的研究生涯一样‘高龄’,40多年了,全是教授做基础研究留下的宝贝,我们现在都还能从里面找到灵感、获得启发。”

以振兴民族品牌为己任,张其清在科研一线奋战40多年,在学术上建树丰硕。30多年前,他就在国内首次转化成功了“可吸收外科缝线产品”,结束了该类产品只能依靠进口的历史,还主持制定了我国首部可吸收外科缝线国家行业标准。目前,他获得的个人荣誉有30多项,科技奖40多项,主参编论著标准等13部,授权发明专利270项,获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8个。

“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基础研究水平低,低质量创新造成行业内卷。我们需要的,是像吉特瑞这样的高水平创新。”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委贺西京教授表示,“骨填充材料”的问世,也许是开创了中国自青蒿素以来,在全球首次开发成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受众面大且量广的体内植入高端医疗器械的先河,成为向海问药的典范,引领国际该领域的前沿。

张其清透露,他正带领团队研发新产品,成果开发成功后将掀起行业新浪潮。“我要再创造出一个‘全球首创’,引领国际。”

我们相信,中国的创新药探索,与废弃牡蛎壳一样,会写出更多的逆袭故事。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