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返乡创业记:把自己“种”在乡村 “新农人”成“兴农人”
2023-08-15

8月太阳火热,在福州闽侯林柄村荷美农场,“新农人”薛经茂和工人们为水果和蔬菜“喂”有机肥料,汗水顺着他黝黑的脸颊滑落。

今年是薛经茂返乡创业的第九年,他和合作伙伴符德政把自己“种”在乡村,探索有机农场的运营方式,寻找乡村与城市的连接,从“新农人”成长为“兴农人”,让乡村焕发出新活力。

a01d66311986d6e0ef5dc540226215a.png

薛经茂在农场查看百香果长势。记者 谭湘竹 摄

创业开头难

“90后”薛经茂在福建农林大学就读期间,就树立了一个目标:回到乡里做有机农业种植,为人们带来健康的果蔬产品。2015年,同样学农业专业的薛经茂和符德政在林柄村相遇,对有机农业的追求一拍即合,决定合伙创业,建立荷美农场。

创业初期,荷美农场面临技术不成熟的问题。薛经茂和符德政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农人”请教,还向科技特派员求助,学习种植技术。

此外,荷美农场的启动经费也不足。“我们向朋友预售了一部分水稻,还在政府的帮助下贷了款,才让农场有序运营。”薛经茂难忘创业初期艰苦奋斗的岁月,“当时我们经济拮据,吃住都在农场,能出去吃一顿快餐都觉得是无比美味的大餐。”

看着荷美农场由单一种植水稻的30亩小农场成长为拥有100多亩土地,种植百香果、柚子、绿叶菜,养殖土猪、土鸡、土鸭的综合性农场,薛经茂和符德政觉得付出是值得的。

探索产销路

返乡经营农场,如何产销两旺?薛经茂和符德政苦苦探索。“有机农业不能用化肥和农药,作物遭病虫害后,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死亡,什么都做不了。”回忆起玉米种植的多次失败,符德政仍心有余悸。

经过多次尝试,薛经茂和符德政逐渐摸索出天气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决定合理利用气候进行错峰种植,“我们春天种水果玉米,夏天以百香果和西瓜为主,冬天种草莓和番茄,降低病虫害的影响,增加产量”。

产量的问题解决了,销路也在不断打开。如今,荷美农场有着200人的固定客户群体,订购有机果蔬,每年的利润近20万元。“我们每周送货,当季蔬菜6斤起送,包邮到家,保证蔬果的新鲜。”薛经茂说,随着百姓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有机蔬果买单,给了他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扶持政策多

薛经茂和符德政返乡创业,不仅盘活了林柄村的土地,也带动了村里的就业。“我们会给村民土地流转的租金,农忙时会雇村民干活,一天的工时费150元~200元。”薛经茂说,果蔬收获的时候也会有市民前来采摘,带旺了村里的人气。

“政府欢迎、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闽侯县人社局工作人员说,各级人社部门出台了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植根榕城”福州市优秀创业项目、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租用场地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政策,为大学生返乡创业营造更好的环境。

“返乡创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开始很艰难,看不到成果,压力也大,需要不断抗压,度过最艰难的时期。”薛经茂说,他也无数次想要放弃,但咬牙坚持下来后,发现自己成长了很多,内心也更坚定、更强大。

“建议刚开始返乡创业时不要把摊子铺得太大,量力而行。”符德政说,创业需要不断实践,边做边总结经验,刚开始可以小范围尝试,然后根据市场需求扩大规模,这样才会降低风险,让创业更有可能成功。

责任编辑:杨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