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水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兴农富农成就“甜蜜事业”
2023-08-15   来源:福建日报

摘果、装筐、搬运、装车……在宁德市屏南县甘棠乡王林村的果园里,果农黄眉珠与家人们正在摘收芙蓉李,忙得不亦乐乎。时下,正值桂芙蓉李成熟的季节,在黄眉珠的芙蓉李果园里,一个个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一派丰收的景象。

“这个季节,我最喜欢在果园摘果、劳动和拍照。”黄眉珠在果园里摘果,还不时拍照发朋友圈,脸上挂着甜美的笑容。她说,王林村种植芙蓉李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自己算是最早一批种植芙蓉李的人,靠着种植芙蓉李增加收入,买车买房。

8eee3bb26b7514a9dc6d1f542a7ebdb.png

“屏南李”产业基地。受访者张尊愈供图

王林村所属的甘棠乡是典型的农业产业乡镇,而王林村作为种植芙蓉李的主要村庄之一,种植历史已有二十多年。“看着致富带头人因种植芙蓉李实现增收,大家笑称这是‘致富李’,越来越多的村民都加入种植队伍。”甘棠乡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张尊愈笑着说道:“目前,全村芙蓉李种植面积达6000亩,年产量达3000多万斤,总产值达8000万元以上,形成了户户有产业的发展格局,2022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80元,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37.37万元,实现村民村财双增收。”

为进一步打造“屏南李”品牌,2022年完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一期)项目建设,建成百亩屏南李标准化生态基地、屏南李王林村分拣中心、屏南李展示及电商中心、屏南李采后处理车间,进一步屏南李全延伸产业链条。同时,屏南李搭上电商快车,架起了“互联网+农业+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通途,从2020年起,每当李果收获季,王林村就积极对接全国各大电商平台,动员200多家自媒体参加多渠道联合销售,李果丰收当月订单量均可破22万单,总销量达450多万箱,覆盖全国各地,甚至销往越南、马来西亚等地。

王林村种植芙蓉李致富振兴是宁德因地制宜发展水果产业的一个缩影。眼下是芙蓉李种植户的“丰收节”,而在一个多月前,则是福安市赛岐镇江兜村葡萄种植户丰收的日子,果园里,一串串紫里透红、浑圆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

“我们种植的葡萄施用了有机肥和酵素肥,个头又大,甜度又高,香味又浓。葡萄园开园后,每天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加上常年合作的经销商的订单,单我一户一天就能卖出许多箱。”赛岐镇江兜村种植户林建强介绍,葡萄的畅销源于对品质的严格把关,为了提高葡萄的产量和质量,村里的葡萄都采用大棚种植,并为葡萄套上防虫袋,保证葡萄果粒大小均匀。

近年来,随着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农业”等服务体系的逐渐完善,江兜村的果农们摆脱了线下交易的局限。如今,一到葡萄丰收季节,果农们便通过电商、微商等形式拓宽葡萄的销售渠道,让葡萄卖得更好、销得更远。

福山福水育福果。作为宁德的山区县,柘荣县培育壮大以太子参、林下经济、水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每年6月底开始是桃子陆续上市的时间,每当桃子临近上市,惠春家庭农场负责人林惠春都会在自家农场里查看桃子的生长和挂果情况。惠春家庭农场位于柘荣县楮坪乡洋坪村,目前,全村水蜜桃种植面积达260余亩、油柰种植面积达180余亩,洋坪水果在当地已小有名气。

“我的农场里种植了200多亩的水果,有桃子、李子、油奈和橘子,其中桃子种植最多。”林惠春向记者介绍,夏天水蜜桃是能够和西瓜比肩的消暑圣品,游客认为亲手采摘更为新鲜,而且洋坪村距离城关仅10多分钟的车程,每当水蜜桃成熟的季节,前来基地采摘桃子的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洋坪村以水蜜桃为媒,积极探索“基地+休闲+观光+体验”的运作模式,打造集采摘观光为一体的“水蜜桃生态链”新业态。同时,配套“水蜜桃生态链”发展,洋坪村还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完成农网改造、人饮工程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村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果满山坡香满园,蕉城的荔枝、圣女果、古田的炮弹柿、水蜜桃、周宁的翠冠梨、寿宁的高山晚熟葡萄等等,对于农民而言,这些不只是味甜汁鲜的时令水果,更是带动一方产业兴旺、农村增收的“致富果”。

一棵果树串起绿色产业链,未来,宁德市将继续通过调整优化水果品种结构、因地制宜优化水果产业布局、推进标准化生产,不断壮大优势水果产业,进一步丰富增收渠道,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责任编辑:杨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