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前,闽西山区小县城连城第一次有了电。时间回溯到1947年10月,连城县政府在当地中山公园旁安装了一台1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仅能供当时的县政府用电。电力的使用,让当地的人们好奇不已,夜晚纷纷前往县政府看这“西洋镜”。不久,由于机械损坏,无法修复而歇业。
1950年,连城县政府鼓励当地工商业主参与建设城关电厂,并于1951年9月建成一座20千瓦柴油机发电厂,供县政府和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用电。随后,在天后宫安装了一座装有2台63千瓦烧木炭的发动机组,从公私合营连城电厂改为地方国营连城电厂。此后,为了经济发展,连城县政府不断突破困难建设发电厂,至上世纪70年代初连城县城内总共只有装机480千瓦的发电厂,勉强可供城区政府机关、文艺团体、主要街道路灯及一些小型企业和个人用电。
那时,电灯就是镜中花,电力就是水中月。连城县城内用电都难以满足,更何况还有广大的农村。如何破解?出生在连城的革命前辈项与年倾囊相助,让当时连城百姓用上了电。
项与年,1896年出生于连城县朋口镇一个农民家庭,当过学徒,做过生意,大革命时期,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加入国民党,参加过粤军,后来认识共产党人宣中华,并于1925年加入共产党,是闽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北伐前夕,项与年在印尼加里曼丹组织工人运动,回国后,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1929年,红军三打龙岩城,项与年回家乡开展秘密工作。那时,在国外和上海看过电力发展的项与年,常常在家乡的文地溪旁行走,并暗下决心,待革命胜利后,一定要在文地溪建座水电站,为家乡人民带来光明。
1958年,项与年再次回到家乡,他拿出工资资助乡亲们,鼓励大家要自力更生建电站,但那时的乡亲们连饭都吃不饱,办电站谈何容易!1968年秋,当强加在项与年头上的“叛徒、走资派”帽子摘除并平反之后,他将补发的工资和多年的积蓄全额捐出,在连城文地建了一座水电站。该电站为卧式水轮发电机组,装机5千瓦,属于人民公社,只要是大队(村)社员就可以用电,不收电费,但每户限15-25瓦白炽灯一盏。
电站建设初期,由于资金困难,项与年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亲自购买旧水轮机,并组织乡亲们到文地溪拾鹅卵石砌墙、上山砍木头架檩条盖屋角板。电站发电后,家家户户夜晚灯火通明,白昼马达声声,水轮机带动碾米机,乡亲们甩开手工砻谷,欢欣雀跃用机器碾米。有了这座水电站,乡亲们不但减轻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生活质量。这些变化项与年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如今,沿着潺潺流水的文地溪由东往西走去,在河岸边一竹林深处,坐落着由鹅卵石垒成的水电站旧址,发电机组已被拆除,但从水轮发电机组那坚实的基础和不屈的地脚螺丝中,依然可以看出电站昔日的光彩。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年的电站早已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已停止了运行,但乡亲们永远也忘不了项与年心中始终惦记人民的火热情怀。
离水电站不远处是项与年的墓地,墓地面朝文地溪和水电站。也许,这是项与年希望永远听到那奔流不息的文地溪唱着新歌,永远看到那万家灯火把文地村照得更加璀璨。
文地溪清流汩汩,奔流不息。溪岸树荫下,一座废旧的水电站依然屹立在溪边,见证了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倾囊相助,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连城县供电公司供稿,文字由李大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