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专题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民论坛网推出“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报道,讲好神州大地广袤乡村的振兴故事。今天,人民论坛调研组带您走进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感受“全国林改第一县”的美丽蝶变。
林海茫茫拂丹霄,峰峦叠翠逐浪潮。
虽是盛夏时节,但在武夷山脉的最南端,千峰竞秀的“梁野仙山”云雾缭绕、风光旖旎,置身在绿水青山间,或观名胜古迹,或望银河九天而落,穷尽人间飞瀑之美;与此同时,集“山水林田湖草”为一体的千鹭湖草木葳蕤,众鸟翩飞,骑行在平坦的自行车道上,或看白鹭沐浴晨光,或听山风歌唱,感悟生命绽放之辉……
一幅幅色彩明丽的河山美景,是“武平生态之窗”展现出来的实时画面;一幕幕“美美与共”的生动场景,背后凝练的是武平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全国率先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活万重青山的努力与实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作为“全国林改第一县”,多年来,武平牢记嘱托,勇毅前行,借力林改浩荡春风,持续提升林改“武平经验”,以“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成”,成就了绿水青山,富裕了万千林农,勾勒出一幅幅山乡巨变、锦绣斑斓的新画卷。
引领风潮,开启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声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行走在捷文村,万千新气象,入眼皆成诗。
位于武平县西北部的万安镇捷文村,是全国第一个开展林权改革的试点村。在74岁的村民李永兴记忆里,许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集体山林遭乱砍滥伐,青山硬生生被砍成了荒山。”
“你不砍,就被别人抢了……”提起彼时盗伐之风,捷文村的人们有说不完的话。
曾经的捷文村,集体山林权属不清、机制不活、分配不合理,村里面临“乱砍滥伐难制止、林火扑救难动员、林业产业难发展、造林育林难投入、望着青山难收益”的“五难”困境。靠山吃山,却越吃越穷。
青山环绕的捷文村。武平县委组织部供图
改革势在必行。
2001年,一场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又一场伟大革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武平拉开序幕。捷文村成为“全国林改策源地”,率先分山到户。
“很激动,终于有自己的山林了!”现年75岁的村民李桂林,依然清晰记得当初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号林权证时的心情。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武平捷文村调研,作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重要指示。由此,这场发源于武平的林改,开启了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先声。
林改,改的是制度,更是呼应百姓的期盼。
“没有了火烧山和乱砍滥伐,我们的环境更好了,村里的风气变得越来越好。”虽迁居城关多年,李永兴仍会常回捷文村走走。
“林改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山,对管护山林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在捷文村生活了60年的钟乃平说。
景色优美的捷文村。武平县委组织部供图
林海茫茫,有我守望。如今的捷文村土地葱茏,青山叠翠,森林覆盖率由林改前的78%提高到84.2%,林木蓄积量由10.3万立方米提高到19.3万立方米。
2002至2022年,武平在20年间共完成植树造林约86万亩,先后打造了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武平段、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三张国家级生态名片,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达99%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前列,是全国66个“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之一,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等“国字号”荣誉。
知行合一,打通“两山”双向转换通道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
在林业体制机制创新中,武平率先推行抵押、担保、授信“三管齐下”,为林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实行服务推动、合作联动、龙头带动的“三轮驱动”,创新林业产业发展机制;探索把林库转化为碳库、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森林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的“三向转化”,创新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2021年5月,武平开展“天然林可免评估直接抵押贷款”业务;2021年7月,建成全省首个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服务平台;2022年3月,在全省创新推出升级版的生态金融产品“碳金卡”,探索以“碳汇银行”为平台的林业碳汇和碳普惠激励机制,让莽莽群山成为林农的“幸福靠山”。
不砍树,也能富。自2013年9月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以来,武平县积极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出台专项政策扶持紫灵芝、养蜂等产业发展,形成林药、林菌、林花、林茶、林果、林蜂、林禽、林畜、林蛙、林游和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等11种林下经济模式。
在东留镇桃李红水果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玲珑剔透的芙蓉李盈满枝头,承载着丰收的希望。东留镇现有种植芙蓉李、脐橙、油柰、油桃、早熟梨、杨梅等多种水果,已初步形成季季有水果的林海果园,其中芙蓉李种植面积3万多亩,“武平芙蓉李”更是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保护、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绿色食品认证。
在万安镇上镇村石寮阁,养蜂能手钟亮生牵头成立的养蜂合作社直接帮扶了192名残疾人加入养蜂产业,辐射全县1000多人通过养蜂就业致富。截至2021年,武平林下养蜂经营面积达13万亩,蜂箱数5.7万箱,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
钟亮生在检查蜜蜂生长情况。武平县委组织部供图
在全国林改策源地,捷文村守绿换金,林下种植紫灵芝近5000亩,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获评福建省“一村一品”(灵芝)示范村。2022年,全县新增林下种植紫灵芝8510亩,占任务的170%,累计达到2.82万亩,产量350吨,全产业链产值2.3亿元。
一个好产业,就是一条致富路。如今,武平大地上遍地聚宝、点绿成金:林改第一果“武平百香果”摆上了厦门“金砖国宴”,成为国家品牌;“在林下跑步、在树上睡觉”的象洞鸡“飞”出龙岩,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金凤凰”;富贵籽产量占全国市场95%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富贵籽产区;林产工业发展不断壮大,培育出一批批重点龙头企业。
在武平县东留镇黄坊村东香花卉基地,富贵籽红果挂满枝头。武平县委组织部供图
“近年来,武平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途径。”武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蓝开金介绍,目前,全县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53个,参与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农约3.3万户,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156万亩。
“增绿”“增收”协调发展,“兴产”“富民”良性互动。
依托全国林改第一县、福建省首个中国天然氧吧的独特资源优势,武平从林改再出发,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强大动能,连续三年荣膺“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成为承接高新技术转移的“桥头堡”“拦河坝”“蓄水池”,也成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城市”“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以及“中国粤商最佳投资城市”。
倾力为民,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
生态得绿,人民得利。今日的武平,令人刮目相看。
多年来,武平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民生工作花繁果硕。
听,品牌越来越响——梁野山下,“串点连线成片”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吸引着天南海北、四面八方的游客;黄坊村内,农耕体验、果酒酿造等趣味课程体验让村子成为热门打卡地;六甲水库里,一艘艘画舫将寂静的湖面掀起涟漪,摩托艇、游船的加入让这里成为了水上运动乐园……这些,都是武平县探索乡村振兴发展之路,把“美丽资源”转变为“美丽经济”的成功实践。
看,乡村越来越富——东留镇黄坊村新建“花果东留”田园综合体、黄坊田园乐园项目,村集体每年获得10万元的租金收入和20%的利益分红;武东镇黄埔村成功引进伊普思空压机项目,2022年税收分成达14万元;永平镇田背村由党支部领办灵芝专业合作社,打造千亩林下有机灵芝种植示范基地,2022年为村集体增收45万元……近年来,武平从提高林权收益、盘活存量资产、深度合作共建、创新项目支持等方面进行突破,加大集体山林流转力度,以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强村级“造血”功能。
赞,生活越来越好——武平县每年将80%以上财力用于民生支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县建成6座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143座氧化塘;超额完成“两治一拆”年度任务,整治裸房、空心房和违法建筑6421栋63.7万平方米,实现旱厕清零;绿色遍地、美丽环绕,创建“绿盈乡村”197个、“美丽庭院”示范户250户。
不仅如此,武平还主动“借脑聚力”,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积极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引导老党员、老教师、致富能手参与村级事务;开展边界司法行政区域协作,助力平安武平、法治武平建设;深化“大爱龙岩·福满武平”“福小宣”小蜜蜂岩讲家和“音乐党课”等品牌建设,定期举办“武平故事会”,弘扬社会正能量……一阵阵文明新风在武平大地徐徐吹来,拂润着万千百姓。
“我们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红领行动·红耀武平’特色党建品牌建设。”武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清平介绍说,县委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不断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实现乡村治理有魂、有序、有力、有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武平注重发挥82名省、市、县派驻村第一书记作用,2021年以来,他们累计为驻点村争取各类帮扶资金2.72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485个。
时间,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一个个璀璨夺目的成果、一份份温暖厚实的答卷,见证了极不平凡的武平历程。
从“靠山吃山”到“靠山护山”“靠山养山”“靠山富山”,改革,让武平面貌焕然一新,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让绿色崛起底气更足。
“武平将始终牢记嘱托,接续奋斗,持续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前头作示范,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武平县委书记张丽华说。
绿色打底,理念刷新,武平这方充满希望的热土,正勠力而行,其景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