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办好农村的事,不仅要紧紧依靠挂钩单位的重视和支持,更要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紧紧依靠群众,解百家难。”回顾两年来的驻村工作,龙岩市自然资源局派驻上杭县通贤镇通贤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霞青深有感触。
2021年7月,陈霞青受组织委派,来到通贤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展为期三年的驻村帮扶工作。驻村以来,他把抓好村级党建和致力村庄发展结合起来,把村民当亲人,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不断推动通贤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近年来,通贤村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等荣誉称号。
抓实党建 筑牢村级组织基础
通贤村是著名的革命基点村,全村有489户2212人。刚到驻点村不久,陈霞青发现部分村“两委”干部因面临村级组织换届而在等待观望,对一些工作不推不动。为此,陈霞青从抓党建入手,着力选好干部、建好阵地、抓好管理,不断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
2021年村级换届选举,陈霞青抓住换届契机,协助镇党委严把换届程序和人选标准,把3名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的年轻同志选进村“两委”班子,支部“双带”能力显著提高,让群众看到了新气象。针对村部年久失修问题,他通过挂钩单位争取到资金20万元,修缮了村部和文化场馆,设置3个党建宣传栏,配备办公设施、音响设备和图书室,让村级活动场所成为凝聚党员群众的重要阵地。
新修建的村党建宣传栏一角
“陈霞青书记到我们村任职后,十分注重村级组织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连续两年成功吸收两名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确保后续人才队伍持续发力。”通贤村党支部书记黄锦发说。
同时,陈霞青还扎实推进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建立“三会一课”、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党员设岗定责等多项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主题活动,使村里各项工作逐渐正常、规范起来,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全村上下凝聚起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精气神。
真帮实扶 解决民生实际问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到村后,陈霞青深入走访310多户农户,与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及群众拉家常、交朋友,听取意见和诉求,逐渐掌握了村情民情第一手资料,也明确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方向。
通贤村新修建的水渠
“陈书记干工作可是个‘拼命三郎’。”通贤村村副主任黄刘斌如此评价。
为解决村里新村主干道无路灯的问题,他曾多次走访市财政局、县政府和县直部门,诉说困难,寻求帮助支持,争取到25万元资金安装了70盏路灯,最终让困扰百姓长达8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圆了老百姓的“民生愿”;为解决兰屋山1公里道路硬化问题,他同村干部们挨家挨户做工作,争取村民理解和支持,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为给村民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他积极争取龙岩市文明办支持,添置购买乐器,组建新贤乐队,重新改造文体馆,设立办公场所,助推和谐村风,传递新时代正能量。
两年来,陈霞青还先后协调乡镇争取资金160万元,提升村庄宜居环境,大力实施农村污水环境治理。通过积极谋划、沟通协调和努力争取,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通贤村一溪两岸生态治理、农村多功能运动场、村级文化驿站、乡村振兴馆建设等正在逐渐变为现实,有效树立了村“两委”的良好形象和威信,增强了群众发展的信心和凝聚力,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聚焦产业 助推村庄振兴发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陈霞青带领村“两委”,结合村情实际,因地制宜规划发展项目,促进农民增收和村财增长。
“我一到通贤驻村不久,就制订了通贤村三年发展规划,思路是通过‘一文化、二提升、三产业’,大力实施一批管长远、重实效、有亮点、有潜力的乡村振兴项目,把通贤村打造成全市有名有位的生态宜居村。” 陈霞青说。
据了解,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贤镇村两级共同努力,争取到600多万元资金,实施发展村级优质肉鸽产业,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养殖种鸽1.4万对。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乳鸽35万只,每年增加村财收入20万元。
陈霞青(右)在介绍村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通贤村还大力推进绿色产业,鼓励农民盘活60亩闲置地,利用租赁方式融入绿色业态(蔬菜)产业发展,既解决了当地劳动力出路,又激活农民经营收入短板。此外,借助集镇资源优势,引导鼓励村民转变经营思路,大力发展餐饮住宿、超市、茶馆、传统作坊等为主的服务产业,提升闲置产业附加利用率。截至目前,已发展茶馆10家、餐饮6家、食杂店8家、大型超市1家、小工厂3家、租赁房达15家,村民收入显著提高,打开了全村乃至全镇致富的门路。(赖容 罗远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