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是农业农村农民的简称。
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此后逐渐被媒体和各种文件引用。2003年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三农问题用了三个“最需要”进行总结。即: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份文件中特别强调了三农问题是中国改革的焦点问题。
有意思的是,在我国文学史上,很早就出现过三农一词,甚至可以追溯到宋朝,徽州(今江西婺源)著名词人王炎,就写过这样一首悯农词: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王炎在这首词中,把望丰年和盼透雨与惜花惆怅形成鲜明对照,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劝导人们不要惜花伤春,要尊重农民的辛勤耕耘。有人认为,词人所说的三农,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但也有专家认为,词中的三农是指春、夏、秋三个农时,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农不是一回事。
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农问题,实际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是农业农村农民及其存在问题的简称。狭义上是如何对待和研究农业农村农民及其相关问题之间关系的一种新视角、新框架。
三农问题的提出,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要而独特的理论创造,是有其深刻内涵的。它不同于以往把农业农村农民以及相关问题分别对待,而是把三者融合为一个概念,作为一个整体问题加以研究和处理,从而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原先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三个概念转变为一个整体性概念。
更重要的是把三农问题与国家宏观政策和外部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放在城乡关系的大视野中加以考量,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看待和处理,从而使之由原先的局部问题上升为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它不是中国所特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过类似的过程,只不过是有些发达国家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中,出现过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就是好几亿农民从农村涌向城市,他们最初被称为盲流,后来有人称他们为产业工人,其实最准确的称呼就是农民工。因为他们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专家学者多次提出,要把农民工加到三农之中,使三农变成四农,但终因农民工还是农民的一部分,一直没有加得上。
我们常说的三农,从当初到现在一直加了引号,其目的是为了强调其重要性和特殊性。汉语是特别讲究语气的,在书面表达时靠的就是标点符号,其实,标号和点号的作用也大不相同。点号包括句、逗、问等7种,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标号则多达9种,标明词语、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引号是标号的一种,使用引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对具有特定内涵的缩略语进行标注,使读者明白这个词语具有特殊意义。
本文并非研究三农问题这个概念,更不是研究标点符号,而是想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要让全社会认识到三农的特殊重要性,真正当作重中之重来对待、思考、强调,把三农工作融入到人们的心中,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现在,三农还是全面现代化的短板短腿,只有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才能保证三农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掉队,这就要求必须保持三农大政方针的连续性、稳定性,守信践诺、取信于民。
“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强调,“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更重、责任更大、使命更光荣。三农工作要出新出彩,就要防止概念化抽象化,要不要这个引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高度重视三农的浓厚氛围,共同促进三农事业蓬勃发展。此类事情也有先例,早在2016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就明确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被简称为两会,因为并没有什么会议叫做两会,而是一种大家为了方便,约定而称呼的,因为使用较广,可不加双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