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微亮,龙岩市永定区古竹乡瑶下村村民李新明便来到村庄后山,在朝阳的光辉下选择上好的竹子,砍伐后带回,为一天的斗笠编织准备好材料。李新明喜悦地说:“我们要赶制着今年第三批的斗笠订单,我们的斗笠品质好,深受市场的欢迎,感谢现在好政策,老手艺也能帮助我们赚钱致富。”
李新明忙着赶制今年第三批的斗笠订单
破竹、削篾、编笠坯、上箬叶、牵笠线……只见李新明手握竹丝,相互交叠,一圈圈地向外扩展,竹篾在李新明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变得灵动而欢快。不到半个小时,一顶精美的斗笠就初见雏形。“我虽然年龄大了,但制作斗笠已深入骨髓,做这个不但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把这项技艺展示给更多游客,一想到能把斗笠文化推广出去,就感觉很幸福。”李新明笑着说。
据了解,古竹乡瑶下村位于永定区金丰里东部,在闻名秀丽的南华山风景区旁,当地村民世代传承客家传统竹编手艺,是十里八乡公认的“斗笠之村”。其斗笠制作技艺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是龙岩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瑶下村斗笠展陈馆内展示的斗笠新品样式
“斗笠制作工序繁琐,赚钱也不多,很多人不做了。”说起前些年的情况,70多岁的斗笠传承人李新明一脸无奈。为保护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手艺,近年来,永定区古竹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致富+文化传承”新模式,重点将斗笠作为龙头品牌来抓,通过在瑶下村设置斗笠馆,宣传斗笠与红军的故事,培养和发掘非遗传承人,组织开展“传帮带”,不断延伸斗笠传承链条。有了政府关注和政策扶持,瑶下斗笠的生存空间大大改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瑶下村斗笠展陈馆内展示的“瑶下红军斗笠”
“斗笠昔日遮阳挡雨的用途虽然逐渐被取代,但它还有其他的发展空间,我们将继续挖掘它的实用价值,让它在现代文明中仍保有生命力。”瑶下村党支部书记李佳伟表示,我们设立斗笠馆,就是希望吸引更多青年学子来体验小斗笠的大文化,感受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把瑶下‘红军斗笠’的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黄秋萍 张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