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州福清市因地制宜,探索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村企抱团”“村村抱团”“村民抱团”等多种模式并存的“一核多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矩阵,推动乡村振兴,保障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让全市村级集体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
从“单打独斗”到村企抱团经营,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福清市采取“乡镇党委牵头、村企抱团发展”的原则,依据各村村级集体资产和自然资源状况,指导各村按照“一村一策”要求,实施产业发展项目,确定各村发展目标,并制定详细计划和具体措施,推广“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市场化运作,形成种植、销售、流通为一体的产业链,不断丰富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形式,实现村财和村民“双增收”。202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占比超75%,50万元以上占比超36%。
龙田镇通过经营权流转、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方式,将西坑村大湖洋辖区闲置的1200亩土地,与周边9个村共4500亩土地集中整合,以“龙头企业+农户”的共赢模式,由福建汇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连片开发建设成高标准农田,露天种植水稻、西芹、花菜、西兰花等经济作物,建设现代烘干厂房、田间冷链保鲜库、蔬菜初级加工厂等设施。该项目带动了10个村村财收入增长,实现了“生态资源”向“生态经济”的有效转化,有力支撑福清市粮副市场供应。
从“一枝独秀”到村村抱团发展,强化乡村振兴辐射带动
“一花独放不是春,一树独立不成林。”福清市聚焦农村空心化、农户空巢化、产业空壳化等问题,立足各镇街实际,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系统推进中心村党委建设,组建党建联盟,按照“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解锁“帮带”新招,通过建立“强村带弱村、强村联强村”模式,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赋能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南岭镇根据各村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实行“统一规划、连片建设、共享共用”的机制,集中力量办大事,成立了中心村党委。在中心村党委的带动下,梨洞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种植业,成为福清市的“明星村”;文祚村推进支部领办合作社,打造“霍比特小镇”“探险者丛林越野俱乐部”等旅游景点;吉岚村依据外出人口集中在福清市区的特点,在市区创建“红飘带”党群联络点,成立吉兰村牲畜养殖专业合作社。这3个村通过资源共享,带动了村民村财“双增收”,切实提高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让群众发自内心的愿意干、乐着干,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从“一盘散沙”到村民抱团发展,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
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培养“能干人”“领头人”“明白人”。福清市高度重视乡村能人的引领作用,做好“本土+外来”的人才培育文章,创新推出“圆梦福清”人才回归工程,推动返乡创业与乡情引才相结合,积极动员高校毕业生、经商人员、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建设家乡。
同时,优化“党建引领、乡贤补位”治理机制,利用乡贤侨力资源助推乡村振兴,全市共建成494个乡贤促进会,累计开展乡贤助力乡村振兴活动7000多场次,引导乡贤发挥“智囊团”“慈善家”和“招商大使”的作用,在乡村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助力公益等方面主动作为,累计筹集乡村振兴资金近10亿元。此外,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头雁效应”,团结带领党员群众,调动其他村民的积极性,聚能人、挖“草根”,交流传授“致富经”,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发展取得更好成效。
近年来,福清市还积极构建电商直播生态圈,实施“电商助农”活动,通过“团队带干部、干部助农户”帮带机制,帮助农户拓宽农产品销路。
一都镇因地制宜,推行“互联网+产业”“合作社+产业”等“X+产业”创新模式,打造“红色助农”直播基地1个、“流动助农”直播间2个,在田间地头介绍一都枇杷,展示枇杷的生长环境、品种产量等,将枇杷信息通过直播的方式发布出去,让更多群众了解和关注一都枇杷,切实帮助农户拓宽了销路。
“一村强不算强,村村强才是强。”下一步,福清市将继续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通过党建引领,整合各村优势,统筹谋划,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改变过去各村“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产业“握指成拳”的放大效应,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