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是红军的故乡,是幼年红军危困时物资获得补充、队伍得到成长壮大的地方。至今在闽西大地上传颂着许多红军故事,成为激励人民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的生动教材。在众多红色故事中,有一则讲述毛泽东为党中央分忧解难、顾全大局的故事,一代伟人的崇高品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929年3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取得了入闽第一仗的伟大胜利,一举解放了汀州古城。极度困难的红军队伍,来到汀州,得到暂时休整。为了壮大红军队伍,当务之急是要立即筹款补给军饷。
红四军在长汀地方党的支持下,很快就开展了筹款活动。毛泽东根据汀州城商人和知识分子的情况,亲自起草印发了《告商人知识分子书》《打土豪筹款通知》。短短几天时间,打土豪筹款活动在汀城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红四军在中共长汀县委、长汀县革命委员会的积极配合下,经过广泛发动群众,汀州城的商人积极响应红四军的筹款通告,筹款工作进展顺利。几天工夫,红四军在汀州城没收了10余家反动豪绅财产、罚款2万余元,并向资本千元以上的商人筹借军饷3万余元,共计筹款5万余元。
这是红四军自井冈山下山以来所筹得的最大一笔军饷,5万元啊,这可真是一笔巨款!给了困境中的红军极大的支持和鼓舞,红四军人人精神振奋,个个兴高采烈。
5万元大洋怎么用?对于这笔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大家议论纷纷。
有的红军战士说:“这一路来,我们行军打仗,流血流汗,好不容易打下了汀州古城,这些军饷有我们一份功劳。”
也有红军战士说:“对,我们一路来忍饥挨饿,还穿着破衣烂衫,够苦了。现在有了这么多钱,应该把钱分了,让我们做一套新衣服穿。”
还有战士说:“嘿,等把钱发下来后,我可要上馆子好好吃上一顿。”
是啊,红四军自1929年1月14日,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下,告别井冈山挥师赣南,到3月14日红四军首次入闽,长岭寨一仗取得伟大胜利,解放了汀州古城,正好两个月时间。在这两个月里,红四军在寒冬腊月的恶劣气候中,为了摆脱敌人的追击,一路冒着严寒长途奔袭、辗转千里,还于1929年2月10日,在大柏地一举击溃尾追之敌刘士毅旅,歼敌800余人,活捉敌团长2人,取得了红四军下山以来的重大胜利。大柏地战斗之后,红四军乘胜前进,北击宁都县城,并与赣西南红军独立二团、四团会合。
现在,红军战士们单衣、薄裤,弹尽、粮缺,这支幼年红军队伍多么需要补给啊!这5万元军饷,就像及时雨一样,对于红四军来说显得多么重要!
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对朱德、陈毅等领导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笔巨款来之不易,红军不是旧时的军阀,也不是打家劫舍的乌合之众。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子弟兵,筹集来的军饷,决不能分光吃光,每一元钱都要用好。现在上海党中央很困难,急需活动经费,党中央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我们应该为党中央分忧。”
毛泽东心中似明镜一般,他清楚,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中央的活动经费都是靠共产国际支援。1927年之后,留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仍长期主要靠苏联的援助,所以上海党中央的经费极为困难。毛泽东十分理解党中央的困难,所以,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后率领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一直到挥师赣南,毛泽东从没有向党中央要过一分钱经费。如今解放了汀州古城,筹到军饷5万元,毛泽东却第一时间想到了党中央的困难,急党之急,在党为党,为党分忧,党中央在毛泽东的心中占据着何等重要的位置!当然,红四军也处于困厄之中,急需补给,这也是实情。
毛泽东接着说:“但是,红军战士的困难也确实存在,红四军部队连一件像样的军衣也没有,大家穿的都是从老家带来的长衫短袄,哪里像个正规部队哟!另外,战士们没得一分钱,买牙刷的钱都没有,我们应该照顾战士们的情绪。在江西大柏地战斗时,一些老百姓的家里受到了损失,我们也应该折价赔偿,补偿他们的损失。”
朱德、陈毅都一致表示,赞同毛泽东的想法。
毛泽东说:“你们如果没有其他意见,我们就开个前委会,做个决定。”
随后,毛泽东和前委们经过认真讨论研究,统筹考虑各方面问题,对筹集来的5万元军饷,决定做四个方面的安排:
一是为了帮助上海党中央解决经费紧缺的燃眉之急,决定从筹集来的军饷中,拿出大部分支援党中央。当时长汀邮局有一位中共地下党员名叫罗旭东,通过他邮汇给上海党中央3万元;
二是江西瑞金大柏地战斗时,当地老百姓受到一些损失。决定拿出500元,派红四军干部宋裕和前往瑞金大柏地,赔偿在战斗中受损失的群众;
三是为了解决战士们理发和购买毛巾、牙刷、肥皂等生活日用品,红四军第一次为指战员发放军饷,决定每人发4元零用钱,官长、士兵、俘虏兵一律平等;
四是决定在长汀赶制4000套军衣和军帽、绑腿,红四军指战员每人一套。
10天后,4000套军装制成。毛泽东、朱德等红四军首长和红军战士们一起穿上新军装,一个个英姿勃勃,精神焕发,透出一股英武之气,红四军军容大为改观,军威大振。
俗话说,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我们从毛泽东分配军饷这则故事中,看到了毛泽东对党无限忠诚、为党分忧、顾全大局的伟人风范,同时也体现出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对红军战士无比关怀的崇高品德。今天,当我们重温毛泽东为党分忧的故事时,仍然令人肃然起敬,感动不已!
相关链接
大柏地战斗
1929年1月1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在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率领下离开井冈山向赣南挺进,2月9日转战至江西省瑞金县以北的大柏地、隘前地区。此时,尾追红军的国民党军第15旅两个团由旅长刘士毅率领,也自澄江进到瑞金。中共红四军前委决定,乘第15旅孤军冒进之机,利用大柏地以南两侧谷地的有利地形,采取伏击手段将其歼灭。当日,红军第28团(欠第2营)、第31团和军特务营、独立营分别埋伏于麻子坳至前村(今杏坑)两侧的树丛中;第28团第2营在隘前警戒并诱敌进入伏击区。10日15时,第15旅进到隘前时,遭红军警戒分队的阻击,战至黄昏,双方对峙。11日晨,红军警戒分队边战边撤。当将第15旅诱至麻子坳、前村时,红军伏击部队突然发起攻击,第28团第1营从右翼迂回到茶亭东,攻占了第15旅指挥部,截断该旅的退路,第2营向敌正面发起进攻;第31团向敌左翼进攻,并占领南侧高地;军特务营、独立营迅速迂回到前村南侧,对敌军形成包围,并乘势发起总攻,激战到中午,将第15旅两个团大部歼灭,俘其800余人,缴获枪数百支(挺)。
大柏地战斗是红军下井冈山以来的第一场胜仗,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振奋了我军士气。战过后,红军乘胜追击向宁都进发,国民党守敌望风而逃,我军一路拿下东固和赣南,建立了新的革命根据地,为我军打开了新局面,陈毅称这场战役为“红军最有荣誉的战斗”。
1933年夏天,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再次来到大柏地。毛泽东摸着农家土墙上密集的弹孔,回忆起当年的战斗场面,心有感慨,写下了著名的《菩萨蛮·大柏地》一词:“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