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红军罗凤兰的红色情缘
2023-02-01   作者:邹善水   来源:福建学习平台

罗凤兰是连城县庙前镇人,1929年参加革命,先后担任了当地少先队队长、村妇女主任。加入红军后,她参加了攻打闽西最顽固的土匪寨子“苦竹山”战斗,曾任福建省执行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妇女部部长兼汀西县委书记。1934年党内“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福建省苏、省军区相继沦陷,部队被冲散,罗凤兰历尽艰辛回到家乡开展隐蔽斗争,尔后一直在家务农,从未显摆过自己那段光辉的革命历史,也从未忘却自己的那段红色情缘。

到谢世前,罗凤兰老人都牵挂着她失散多年的丈夫,而她牵挂的人也默默地寻找了她50年……

这位让罗凤兰苦等50多年的老人名叫李宽和。李宽和1913年出生于连城县四堡镇相邻的清流县长校镇长校村。12岁那年,李宽和的父亲李耀文带着家人来到宁化县曹屋村落脚当了佃户。17岁那年,听说红军到了长汀,当地一名地下党员便邀李宽和一起送信到长汀新桥,迎接红军来曹坊。很快,红四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罗瑞卿率1000多名指战员来到宁化曹坊。打土豪、分田地……曹坊暴动引燃了熊熊烈火。因机智灵活、战斗勇敢,并写得一手好字,李宽和在曹坊暴动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杨岳彬率领的红一军团第二纵队任宣传员。

1933年冬,李宽和被部队选派到离瑞金城十余里路的洋溪村内开设的中央苏区党校学习。同期,罗凤兰也被福建省委选派到中央苏区党校学习,和李宽和编在了一个班。学习期间学校经常组织学员到附近村庄开展宣传政策、组织群众、扩大红军和动员归队等革命实践活动。几个月学习生活的接触,使罗凤兰与李宽和加深认识、增进友谊,建立了感情。经董必武妻子撮合,由董必武作主婚人,他俩结为伉俪。可是战争年代,革命事业高于一切。罗凤兰与李宽和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便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战斗岗位。罗凤兰被省委机关安排到汀西一带开展革命斗争,李宽和则回到部队,转战大江南北。不久,这对年轻夫妻便失去了联络,一晃就是50多年。

新中国成立后,罗凤兰苦苦寻找丈夫李宽和,李宽和也曾多次寻找爱妻罗凤兰的下落。可是他们的多方寻找却没有实际的收获:有人说,李宽和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英勇牺牲了,也有人说因叛徒告密,罗凤兰早已牺牲不在人世。虽然李宽和找不到罗凤兰后已再婚,但寻找罗凤兰这件事一直挂在李宽和心里,成了一块心病。

1981年李宽和病休后,趁撰写回忆录之机回到故里拜望父老乡亲,恰遇连城县民政局马局长,便将寻找罗凤兰一事托付给他。1984年宁化县开展红色政权建立55周年纪念活动,李宽和老人受邀出席大会。其间,李宽和再次询问寻找罗凤兰之事。工作人员在连城县老区办档案中找到罗凤兰的名字,知道罗凤兰仍活着,调查组喜出望外,当即驱车直奔庙前镇庙上村小坑自然村找到罗凤兰老人。当告之李宽和费尽周折在寻找她时,风烛残年的罗凤兰悲喜交加,泪流满面,她从破衣柜里翻出自己保存多年的一支美国制造的派克笔(缴获来的战利品),含着泪说:“这是我们当年结婚的唯一礼物。”

连城县民政部门寄出的反馈材料,因种种原因被搁置,直至李宽和再次去电连城询问,才得知事情原委。因身体原因,直到1990年,李宽和才有机会来到连城县庙前镇。万万没想到,罗凤兰在他到来的12天前就告别了人世。李宽和痛哭流涕,许久说不出话来。为表达哀思,李宽和老人撰写了一纸铺满泪水、充满深情的悼文:

凤兰妻,这次我从千里之遥来到此地,意在今世能再见一面,未料您先走了,我来迟了。我心情沉重,百感交集,万分难过,过去的一幕幕就在眼前,青年时代为了新中国建立,夫妻无法团聚,革命胜利了,多方寻找却杳无音信,请您谅解。过去的情感永远不会忘记,今生无法再相见,但愿百年之后黄泉之下再相会,请安息吧,革命的妻!

2001年5月28日,李宽和老人在长沙逝世,享年88岁。

责任编辑:小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