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理论传播与群众需要更好结合
2022-12-20   作者:梁家峰 孙佳哲   来源:学习时报

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党的创新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党的理论传播要与群众需要更好结合,让党的创新理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成为指导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提升引导力

理论传播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传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牢牢把握理论传播的主导权、话语权,把准方向、把牢导向,开展重大主题理论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千家万户。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要深入人心,就要开展理论宣讲。“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就要跟进到哪里”。通过开展立体化、互动式的重大主题理论宣讲,让党员干部群众浸染在强大的理论宣传声势中,不断提高思想理论认识,增强理论获得感。要适应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的特点,深入机关、校园、企业、社区、农村、军营等开展面对面基层理论宣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讲明白,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实现集中宣讲和常态宣讲相结合、线上宣讲和线下宣讲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全天候立体化宣讲格局。聚焦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释疑解惑,实现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宣讲过程中既要联系基层实际讲解理论,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又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创新理论发展的脉络,努力把中央精神以及各项决策部署讲透彻讲全面,让正面声音成为主流。

适应当前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现实,创新方式方法,摒弃传统的传播方式,突出针对性。理论宣讲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实际,回答热点难点问题,回应群众关注关切,增强传播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在实际工作中,面对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授课人,通过精准对接,实现理论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增强服务意识,立足差异化特点,因地、因人、因事制宜,按照各级受众需求特点,为基层提供“菜单式”专题性、定制化、高端化服务,使宏大理论宣讲落细、落小、落实。强化问题导向,对于基层关注的理论热点和民生问题,及时组织专家学者、职能部门领导面对群众开展深度解读,既要讲清楚“为什么”,又要讲清楚“怎么办”,最终把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增加感染力

理论传播要有“效度”,就必须在“信度”上下功夫,才能让群众感受到真理的魅力。理论宣传工作重点在基层,受众主体是普通党员干部群众。只有实现理论的通俗化、具象化,以故事为载体,联系身边事、身边人,把深刻的道理用简洁形象的方式讲清楚、说明白,才能让创新理论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理论要讲深、讲透、讲明白,关键是要做到架天线、接地气,说百姓话、讲身边事。讲好故事,对于有效传播党的意志主张、反映群众呼声具有重要意义,是做好理论宣讲工作的新钥匙。深刻的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实践表明,缺少情感交流、关切回应、身份代入的理论灌输,群众不爱听,甚至反感。只有把抽象理论、宏观政策以小而美的故事为载体娓娓道来,寓党的主张和群众呼声于其中,变“硬”灌输为“软”传播,宣讲才有生气,有活力,才能入情入理、入脑入心。因此,理论传播必须转变观念,把艰涩的理论进行故事化再塑造,认真遴选素材、精心打造故事,在故事中灌注精气神,以真人真事真情,实现理论传播。

讲故事是增强理论传播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基本要求。讲坛上要讲故事,纸媒上要讲故事,广场上要讲故事,网络新媒体上也要讲故事。通过各类平台实现全覆盖,让基层群众时时刻刻感受到价值的引领,实实在在得到精神的洗礼,实现理论传播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好平台,讲坛上围绕主题推出典型案例故事,讲清楚政策出台的背景故事;各种理论刊物要多摆事实、讲故事,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广场上的百姓宣讲从家长里短讲起,把百姓故事和中国故事结合起来,反映百姓心声和日常生活,真正在感染群众中赢得群众;网络新媒体上更要善于把理论变成动漫故事、微视频故事,赢得新媒体受众。打破平台界限,传统平台、传统方式和新平台新手段实现对接融合,同一故事以适应不同平台的不同方式展现,整体推介、形成合力。

加强吸引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舆论场成为重要的社会舆论场。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必须打赢理论传播的网络战,发挥好网络新媒体作用,增强理论传播的吸引力,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网络空间高高飘扬。

精心策划,积极抢占新媒体理论宣传阵地。当前,信息传播进入一个以移动传播、融合传播、微传播、个性化交互式传播为主要特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社会思潮在新媒体上不断交融交锋,舆论生态环境呈现多元化、即时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对理论宣讲的理念、渠道、方法都提出了新要求。要积极开设理论传播公众号,通过精准策划,区分精英群体和普通民众,推出精品理论栏目,按照网民阅读习惯和兴趣,及时推送到各个“圈”“群”里,特别是要注重理论多形态生产,将理论融入短小精悍的小文章里,融入短语音、小漫画里,做到“点对点”“面对面”宣讲,使党的主张和声音与网络舆论最大程度地共鸣。

拓展渠道,实现多形式立体化传播。在微传播时代,信息传播呈现由被动接受向定制和分享转变的态势,抓住受众的需求方式,契合用户的接受偏好,是做好新媒体理论传播的关键。面对移动新媒体迅猛发展态势及传播方式变革,只有推出形式新颖多样,个性化、互动性强的新媒体产品,打造指尖上的学习品牌,才能让创新理论更加便捷有效地抓住广大网民。这就要针对网民群众不同需求,在传统的理论辅导报告基础上,推出系列多样化衍生产品,将权威辅导报告编辑制作成PPT、图解、H5、微讲堂、理论漫话等节目形式,分层分众满足不同读者“速读、慢读、精读”需求。同时,要努力保证理论产品的思想深、温度宜、品质好,实现网民学习上的“各取所需”,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增强创新理论传播效果。

(作者梁家峰系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孙佳哲系中国林科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小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