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老家有很多台湾同胞,我较早品饮台湾乌龙茶,但以前对台湾茶认识非常有限。直到2012年底开始,我在台湾地区常驻六年半,有机会接触到茶馆、经销商、茶农、专业管理人员,并亲临农贸市场、茶园和制茶厂参观学习,对台湾茶、台湾茶产业发展有了更直接的了解、更深入的感受。在常驻台湾那段时间,我无论是独自在工作间隙时、业余生活中,还是与朋友相聚,定会冲泡一壶茶品尝、饮用,以茶会友,喝茶逐渐养成一种习惯,关注台湾茶产业的发展也成为一种兴趣爱好。我深有体会,无论是驻台机构、企业、媒体人员,还是大陆游客赴台观光,都很喜欢买台湾茶、品饮台湾茶。海峡两岸茶出同源,茶是两岸感情的纽带、交流的媒介;台湾有优秀的产制技术,大陆经济有着广阔空间,两岸在产业基础、消费需求、创新资源、茶文化弘扬等方面具有较强互补性,两岸茶产业融合发展前景广阔。
一叶同根 传承发展
历史记载,早在三百年前,台湾地区发现有野生茶树。而真正进行茶树栽培管理及茶叶制作,是在200多年前,先人从福建武夷山引进茶种及种植在台湾北部开始,制茶技术也是由福建制茶师父传授。先民由大陆引入茶种及技术发展台湾茶,至少有四个发端地:
据台湾通史中记载,“嘉庆年时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于武夷茶,植于桀鱼坑(现新北市平溪区、深坑区)发育甚佳”,相传为台湾北部制茶之始。
1855年清咸丰乙卯年,林凤池从福建引进青心乌龙种茶苗,种于冻顶山,其技艺源自闽南乌龙,有别于闽北之武夷岩茶,邻近的竹山、名间、林内(位于南投县、云林县)以及新兴的高山乌龙茶皆源自此制茶技艺。
木栅铁观音茶系源自福建安溪铁观音,约于1875-1908年清光绪年间,木栅茶师张乃妙、张乃干兄弟远赴大陆取回种植于木栅茶区(台北市东南边),无论其茶苗引入或制茶技艺传承皆赖于张乃妙茶师的苦心、毅力及热心,其后人在其祖厝设立乃妙茶师纪念馆,纪念其对木栅铁观音茶发展做出的贡献。
相传最早在屏东地区种植茶叶者是茶农朱振淮,他当年从武夷山带了4种名茶横渡黑水沟到港口村(现屏东县满洲乡)开荒种茶,1875年清光绪元年恒春设县,首任知县周有基酷爱茗茶,他发现这个港口茶特别好,于是他特别拨了5甲地专门种茶,这便是港口茶的起源。
作者在台北和两岸媒体的朋友茶叙
鉴于茶为台湾重要经济作物,清廷鼓励茶树种植和茶叶生产,当时台湾北部为一片未开垦处女地,播植茶叶条件好,由此沿淡水河上流及其支流丘陵地带广植茶树,而农民以制茶为副业。后来,随着台湾农业发展、出口贸易需要,茶园种植面积扩大,茶叶生产也呈多元化。
1858年清咸丰8年后,香港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Matheson&co)曾派人到台湾收购乌龙茶的粗制品,运往福州从事加工精制,再包装运销国外。1866年清同治六年,英商约翰·杜德在台湾设立宝顺洋行,在被后人尊为“台湾茶业之父”的李春生协助下引进福建茶种,鼓励农民栽种和制茶,并由其收购至厦门烘制;1873年清代同治十二年后,台湾乌龙茶因遭受世界茶业不景气影响陷于困境,当时台北普通茶商迫不得已,将台北大稻埕一带滞销的乌龙茶大部分运往福州,改制“包种茶”,通常称为“花香茶”。1881年光绪七年,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吴福源携同技术人员渡台,独资经营“源隆号”茶庄,开始制做具有花香的包种茶,这就是台湾乌龙茶改制包种茶由来。
到了1885年清光绪11年,台湾建省,台湾制茶技术工艺进入自然清香年代。生于1853年的茶农魏静时,南港式制茶法发明人,他成功发明新的制茶法,后人尊称他为南港包种茶始祖;同时,茶农王水锦,文山式制茶法改良人,也以传统武夷茶制法加以改良制做种籽茶。两人所发明的茶叶制作方法各有特色,成为当时台湾茶叶的两大制作法。从此台湾茶业进入新纪元,台湾茶农依照自已的地理环境、天气变化、土质、采茶季节及茶叶采收静置脱水处理时间掌握,开始制做自己的茶叶。
作者在新北市坪林区“上林茶厂”参观
台湾红茶继乌龙茶、包种茶而兴起。最早台湾红茶茶树来源主要为大陆的小叶种茶树,例如在台北县淡水茶区(现属于新北市),采用从福建引进的“硬枝红心”品种加工的红茶,做法上类似祁门功夫红茶。之后,于1920至1930年间,台湾才从印度阿萨姆引进大叶种茶树在南投的埔里、水里、鱼池以及花莲鹤冈一带培植并生产。后来,于花莲、台东等地,选用软枝乌龙等品种,有了乌龙改红茶的做法。
台湾也生产绿茶。1947年美商协和洋行(Hellyer&co)到台湾来设立分行,请上海派绿茶专家按照大陆制做绿茶的方法在台湾试制和精制出口,在新竹县的新埔、竹东、关西、湖口等地,开设了十二个绿茶制茶厂,产品直接输出到北非洲。台湾绿茶以台湾西北部地区春茶鲜叶为主,新北三峡产绿茶碧螺春,以青心柑仔种鲜叶为原料,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划分为蒸青绿茶和炒青绿茶两种,技术既传承中国传统制茶技术,也和日本茶工艺相结合。
从台湾茶发展史来看,初期乌龙茶发其光辉,其后虽有后起之秀包种茶,继而走红的红茶,随后抬头的绿茶,但历经百年,乌龙茶仍占据主要地位。尤其是100多年来,在台湾茶农及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台湾茶叶逐步改良,制茶方法、技术、设备逐步改进,加工过程更加精细,茶品质与加工工艺有了大幅提升。如今的台湾,从北部、桃竹苗、中南部到花东几乎各地都有产茶,逐步形成了冻顶乌龙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松柏长青茶、木栅铁观音、三峡龙井茶、阿里山珠露茶、台湾高山茶、龙潭龙泉茶、日月潭红茶等十种知名度较高的茶。
作者在南投县参访时与“游山茶坊”负责人交流
两岸茶道、茶文化一脉相承。1865年台湾北部茶业兴起以后,茶工都由福建引进,每年春来秋回,横渡黑水沟,行船风险极高,因此,茶圣陆羽作为必供的茶神外,台湾还奉祀“茶郊妈祖”(尊称为“茶郊圣母”)为茶商守护神。
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台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观光事业兴起,人们对于生活与饮食有了新的追求,“中国茶馆”、“中国工夫茶馆”、“茶艺馆”等很多大小茶馆纷纷成立,且曾经出现很多古色古香、具有艺术气息的茶馆,成为人们游憩生活里重要的品茗空间。由于泡茶风气在台湾兴起,茶器的需求亦应运而生。过去台湾本地茶壶不多,主要是来自大陆的潮汕壶或宜兴壶,因为当时两岸尚处于严重对峙阶段,所有紫砂来源都经由香港或以渔船夹带的方式引进,包括现在已飙破天价的许多明、清紫砂壶和明初古壶。后来,由于茶壶供不应求,台湾开始有业者进口紫砂陶土仿制紫砂壶,研发制做陶艺壶和其它茶器,现在发展得很好并形成台湾工艺特色。
随着经济起飞,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信心日益增强,国画、书法、京剧、剪纸、放风筝、打陀螺、捏面人、布袋戏等传统雅俗文化艺术都很盛行,而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茶艺也随之兴起。为推广茶文化,台湾地区建立了以茶文化为内涵,泡茶为手段,普及饮茶为目的的民间社会推广体系,如中华国际茶会推广协会茶艺中心、泡茶师联谊会、中华茶艺联谊总会及茶友会、茶道教室等社团组织。1982年成立了“中华茶艺协会”,举办茶艺选拔赛、国际茶文化交流等活动,还创办《中华茶艺》杂志。1987年,台北和高雄两地也分别成立了“茶艺协会”。为了推动内销,台湾各地都举办了茶艺比赛,开始有了茶艺师的选拔。
台湾茶艺的展演讲究人文精神,不但有茶艺,还与插花、挂画、操琴、焚香其他四艺相结合,变成了台湾自己独有的茶艺文化。台式茶艺侧重于茶叶本身、关注与茶相关的事物,以及用茶氛围的营造。欣赏茶叶的色与香及外形,是茶艺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冲泡过程的艺术化与技艺的高超,使泡茶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此外对茶具欣赏与应用,对饮茶与自悟修身、与人相处的思索,对品茗环境的设计都包容在茶艺之中。这种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联,将品饮与人性修养相融合,形成了亲切自然的品茗形式,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整个八十年代,茶艺在台湾高潮迭起。到了九十年代。茶叶生产达到了颠峰。
“无我茶会”于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于台湾地区,也是源生于中国本土的新茶道文化,由台湾陆羽茶艺中心原总经理,曾任陆羽茶学研究所所长的蔡荣章先生首先提出并构思创建的一种新的茶会,后流传到日本、韩国等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和大陆都举办过这种茶会。
进入21世纪,台湾启动文创战略,将传统茶道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也取得显著成绩。
追溯台湾茶道由来,最早应发源自广东潮洲的“功夫茶”小壶泡。台湾喝茶以小壶泡、功夫茶为主,泡法、制茶和福建、广东都一样。当然,现在台湾泡茶法种类很多:有“盖碗茶法”、“大桶茶法”、“浓缩茶法”、“旅行简易泡茶法”、“勾兑泡茶法”等,在台湾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茶店、茶馆,机关、单位、家庭都有泡茶器具,茶文化已渗入到台湾的每个角落,茶已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台湾式的茶道无论是来源于大陆的潮汕功夫茶道,还是源自日本,包括日本的茶人精神,日本的茶道传统,都和中国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颇具特色 香飘两岸
台湾地理位于北回归线上,地跨热带和亚热带两大气候,受海洋季风的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由于各产地的气候、土壤、海拔等自然环境的不同,所产制的茶叶品质、香气、滋味、喉韵各有所不同。品过台湾茶的大陆茶客,会沉醉在彼岸飘来的茶香中。
台湾各茶区依其生产制作环境及特性而发展出各种特色茶,如台北文山包种茶、石门铁观音、木栅铁观音、桃园龙泉茶、新竹白毫乌龙茶(椪风茶)、苗栗明德茶、南投松柏长青茶、冻顶乌龙茶、竹山金萱、宜兰素馨茶、花莲天鹤茶、台东福鹿茶、新兴高山乌龙茶等皆各有其特殊风味。为提升茶叶品质、推动茶产业发展,台湾各地的茶产区每年都会举办1~4场的比赛,全台湾每年的比赛达上百场,已经成为一种产业文化与传统。
台湾茶分布图
台湾产茶地区比较多,有机、生态茶除外,因高山气候环境特殊,就理论上来说高度愈高茶品愈好。一般认为,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茶园所产制的茶叶为“高山茶”。台湾各产茶区内,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的地区,包括有阿里山山脉、玉山山脉、雪山山脉、中央山脉和台东山脉等。主要产地为嘉义县、南投县内海拔1500~1800米新兴茶区,茶叶采摘以春、冬二季最优。台湾高山茶外形美观整洁,色泽墨绿有光泽,冲泡时浸久苦涩味较轻、口感较甘甜丰富和耐泡度高。台湾高山茶因产地不同,冲泡后各具独特的清香、茶香、果香、焦糖香等味道;滋味醇厚,汤色橙黄,叶底柔嫩呈绿叶红镶边。
台湾目前最具指标性的高山茶产于海拔高度1800~2600米的大禹岭和梨山茶区,这一带因海拔高,长年温度低,早晚温差大,长年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具有标准高山茶生长条件。大禹岭茶叶由于生长在高海拔地区,茶叶苦涩度降低,叶片也因此比一般茶叶更厚实,口感、香气、韵味皆为茶中之冠,可冲泡12次以上茶汤还甘甜,内含丰富果胶;梨山地区因盛产高山蔬果,茶园多分布于果树中,茶叶吸收天然梨果香,叶片鲜嫩,香气浓郁,茶水色蜜绿显黄,口味甘醇,滑软耐冲泡。
除了高山茶,我在台湾时相对接触比较多的茶还有以下几种,印象也比较深。
台湾独有的白毫乌龙茶,一般也称为东方美人茶(椪风茶),产于桃园县、新竹县、苗栗县及新北市坪林、石碇两大茶产区,因生长环境独特,再受小绿叶蝉的附着吸吮,产量极为稀少,非常珍贵。小绿叶蝉个头只有缝衣针大,它把锯齿样的触须扎进叶子,吸收水分、养分,但并不吞噬叶子,其分泌物在阳光照射下,产生酵素,嫩叶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叶片变小,茶芽白毫显著,叶部呈红、黄、褐、白、青相间颜色,做成半发酵茶,茶汤水色呈琥珀色(橙红色),滋味甘醇,具熟果香或蜂蜜香。
作者在新竹县“新华茶园”参访
文山包种茶,是台湾乌龙茶种发酵程度最轻的清香型绿色乌龙茶,产于台湾省北部的台北市和桃园等县。据说清道光年间,一个叫王义程的茶商仿制武夷岩茶,用两张方形毛边纸,包成长方形的“四方包”,并盖上茶名及商行名号印章,因而得名包种茶。因为产于台湾制茶的发祥地台北文山地区,故又称之为"文山包种茶"。文山包种茶属轻发酵茶类,外观呈条索状,色泽墨绿鲜艳,茶汤蜜绿呈金黄,明亮悦目,香气清香幽雅似花香,入口醇郁浓厚,落喉甘润圆滑带活性。
冻顶乌龙茶俗称冻顶茶,主产于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是台湾地区包种茶的一种,在台湾知名度极高。台湾地区素有“北文山、南冻顶”之美誉。冻顶乌龙茶成品外形呈半球型弯曲状,色泽墨绿,有天然的清香气。冲泡后,茶汤金黄,偏琥珀色,带熟果香或浓花香,滋味甘醇浓厚,带明显焙火韵味。
木栅铁观音属半发酵的青茶,始于大陆、产自台北市木栅,虽制法与安溪铁观音类似,但经过百年的演变已发展出不同的特色,最大的特色是具有一种明显的韵味称“观音韵”或“官韵”,水色橙黄显红,味浓而纯厚,微涩中带甘润,并有醇和的弱果酸味,入口回甘润喉,香气浓郁持久。其中,以一心二叶采摘的上等铁观音,茶味深具喉韵及收敛性,品尝后回味深沉,韵味久留喉间,芬芳不散。
还有两种红茶:一是蜜香红茶,产地在新北市、花莲县和南投县,品种上使用的是小叶种茶树,制法上也和一般红茶略有不同,较近似于白毫乌龙制法,揉捻、完全发酵、杀菁后,再经过一道静置闷热过程,以强化此茶特有的甜美香气。茶汤既洋溢著红茶所特有的圆润口感,还具有浓郁的热带水果、蜂蜜、花香。二是日月潭红茶,产于埔里、水里、鱼池等地区,大多以台茶18号及阿萨姆品种鲜叶为原料,选用优质嫩茶叶经过加工精制而成,茶叶枝叶结实、茶汤红润,品饮甘甜回味、口感醇厚,是台湾地区历史悠久的红茶特产。据了解,早期台湾的茶产业主要是制做红茶、绿茶供给外销,外销量占总量的75%—85%。1982年后,随着消费结构的改变,台湾每人每年平均饮茶量由0.77公斤增加到2009年的1.77公斤,包种茶与乌龙茶等部分发酵茶在内销市场得到迅速增长。
作者在台东县“林旺茶叶园”参访时与业者座谈交流
台湾重视茶叶的育种、技术的研究、机械的研发与产业技术的推广,在不断应用新科技,以及用新技辅导茶农改进产制技术,促进茶叶品质提高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茶叶资源的利用开发,茶叶的产品及加工研发取得多元化的成果。一是茶叶传统加工产品:如包种茶、乌龙茶、花茶、红茶、绿茶、袋泡茶、熏香茶等;二是以茶叶为原料加工开发的茶产品:如粉茶、速溶茶、茶果冻、手摇茶、灌装茶水、饼茶、茶糖、茶酒、茶菜、茶枕等;三是以茶叶副产品为原料萃取深加工的产品:即茶香皂、茶牙膏、茶沐浴露、茶抗氧化剂、茶除味剂等产品。多元化的茶品研发制造,符合不同消费需求,有效区隔市场,创造了台湾茶产品的差异化营销环境。
台湾茶叶的包装设计比较好、大多很规范,不论是盒装、筒装、罐装,还是袋装的产品,通行的规范标志都注释很清楚,包装式样美观大方、经济实惠,基本上没有过度的奢华包装。
然而,需要值得警惕的是,台湾地区茶叶年产量仅1万多吨,但是市场需求超过4万吨,近3万吨仰赖进口,其中越南茶就占了2万多吨,但是大家从不曾见到市场上有任何茶产品标注“越南”产地。因为厂商透过烘焙技术可以做到以假乱真,风味、口感尽管是专业人士也难以辨别,这些外来茶叶一进台湾,就摇身一变成了滋味相近的“台湾中海拔茶”。混茶获利惊人,前些年进口劣质茶混充台湾茶的案例时有所闻。要买好茶,买真正地道的台湾茶,实在要选对地方,找值得信任的商家、可靠的渠道购买才有保障。
携手合作 融合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台湾地区的茶农做茶功夫深厚,形成了百家争鸣与小而美的生态。台湾业者在茶园管理、品种改良、生产技术、加工配备、食安监控、文创开发、经营管理模式上都具有比较优势。尤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积极推动产销履历、产地证明标章,更以卫生安全的特质,透过精美外形包装,导入茶艺、文化等软实力,树立精品品牌形象。但台湾地区土地资源较少,现有茶园总面积约20多万亩,可投产高档次精制茶的高山茶园主要分布在嘉义县的阿里山、南投县的杉林溪、台中县的梨山和玉山山脉一带,仅约有5、6万亩,茶产业属小农经营型态。面对农村人力老化、劳力缺乏,工资、生产资料等制造成本上涨,台湾茶产业发展遭遇诸多瓶颈。
大陆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合理的土地成本、丰沛的劳动力和广大的内需市场,有政府对两岸农业合作的重视支持等不可取代的有利条件。近三十多年来,不少台湾业者为突破发展瓶颈、寻求更好发展机会,到大陆发展获得成功,事例典型、生动。
作者在台北与“天仁集团”、“天福集团”创办人李瑞河先生茶叙
生于台湾南投,祖籍福建漳浦的现任“天仁集团”、“天福集团”创办人李瑞河先生,他是最早一批到大陆来发展的台商。1988年,两岸尚未解禁,他就“冒险”来祖国大陆观光、考察茶叶市场。1993年,58岁的李瑞河先生冲破阻力,毅然跨越海峡,到祖国大陆花甲再创业,投资创办“天福茗茶”。他坚信“21世纪是中国茶的世纪,因为中国在崛起,中国人正走向全世界,中国茶和茶文化也必将走向全世界”,提出了“根植福建、香传全国、茗扬世界”的目标。为改变中国是茶叶大国而非强国的尴尬局面,他以台湾“天仁茗茶”的创办经验为借鉴,以传统的茶文化加上现代化科学的制作工艺,并运用文化和品牌营销理念,改变大陆家庭式、小规模、传统化的茶叶产销模式,为大陆茶商们树立了一个现代化、科学化的榜样,将中国茶特别是福建茶产业推到了崭新的高度,使中国茶饮再上一层楼。近30年来,在他的主导下,天福集团在大陆已开1300多家“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提供2万多个就业机会,在福建、四川、浙江等省建有12家茶叶及茶食品工厂,拥有2家茶博物院、5个高速公路服务区、1个“唐山过台湾”石雕园、1所茶专业高校——漳州科技学院及1座医养产业园,今年天福医院正式开业,天福养生村也计划于年内竣工投用。天福集团已发展成以茶产业为主,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科研、文化、教学、旅游、医疗养生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花之林人文茶馆”创始人钟晨亮先生自小在台湾嘉义农村长大,1997年他28岁时成立了花之林餐饮管理公司,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茶餐厅,尽管面积只有94平方米,但生意非常好。第一家茶餐厅开设后不久,他又接连开了两家店,并凭借好口碑在华东地区发展了不少加盟店。此后,随着湖南加盟商逐渐增多,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较好,2008年他将发展重心从上海迁往湖南。目前,钟晨亮先生在湖南已拓展了150多家店,在大陆共有近500家店,遍布16个省市区,也拥有公司总部大楼。他认为,来大陆改变了他的一生,因为享受到祖国大陆的发展红利,才让他有了今天的成绩。
福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区
福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永福镇有着“大陆阿里山”之称,世纪90年代以来,一拨拨台湾农民陆续到此种植高山茶,成为台湾农民到台湾岛外投资最集中、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园区现入驻台资企业66家,其中高山茶企48家,种植茶叶面积5.5万亩,年产茶1600多吨、产值7.2亿元,参与投资的台商600多人。漳平永福高山茶荣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通过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日本、欧盟四地卫生指标检测,呈现出“高优、精致、品质稳定、绿色安全”的品牌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台品茶叶公司”董事长谢东庆先生,台湾南投县鹿谷乡人,是第一个来永福种茶的台商。他认为永福的纬度、海拔、气候、土壤等条件与台湾阿里山很接近,很适合种植台湾高山茶。1995年,他创立台品茶叶公司,到这里开辟荒山,引种台湾高山茶,于1997年1月20日开始种下茶苗。经过努力,台品茶业发展越来越好。他把做好的茶拿回台湾评审,品质甚至比台湾当地的茶还好。于是更有信心,茶场面积从600亩发展到2000多亩。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台商来永福创业。2004年,台商李志鸿先生回到家乡漳平永福,从长期经营中国古董艺术转向投资茶产业。如今,他在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内开发了2400多亩的高山乌龙茶,目前已有1000多亩全部投产,预计近两年还可新增投产600多亩,毛茶产出可超6万斤,其中精致茶可达4万多斤。
事实表明,30多年来,台商到大陆交流、种茶、投资开设制茶厂、经销茶叶是正确的选择,更可喜的是“台二代”“台三代”不断涌现,给两岸茶产业的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两岸茶产业正处于传统产业迈向现代产业的时代,排除障碍、进一步将茶产业做大做强、实现融合发展是两岸业者共同的期盼。
一是要相互开放市场。大陆已在茶产业投资领域向台湾开放市场,特别是2010年大陆与台湾签订的ECFA实施后,大陆对台湾茶叶进口关税由原本15%降为零,大陆成为台湾外销主要市场,台湾出口到大陆的茶叶逐年增长,占比已超过五成。多年来,台湾每年进口的茶叶量大于本地产的数量。但台湾茶叶进口、茶产业投资合作尚未向大陆开放。台湾和大陆茶产业都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对于两岸茶产业双方来说,走出去的是自身的优势资源,迎进来的是自身缺乏的要素,由单向流动到双向合作,有利于资源整合、生产要素进一步优化,整体上是互利共赢大于竞争。要推动台湾向大陆开放市场,共同做大利益“蛋糕”,造福两岸同胞。
二是要携手提质增效。茶叶产业是海峡两岸共同的产业类型,两岸要在平等互惠的原则下,建立两岸交流与沟通的平台,针对相关议题协商解决;要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大陆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让台湾业者一起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和成果、安心扎根大陆发展;要扩大两岸民间交流往来,加强两岸茶产业链研究,探索一条茶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深化茶树品种、茶园管理、茶制作技术创新、茶赛评审、茶叶营销、茶业投融资、茶文化传播、茶叶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是要共同迈向世界。目前,全世界种植茶叶的地区有很多,消费遍及160多个国家,茶叶是农产品贸易中最为活跃的产品之一。“一带一路”覆盖了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区域,两岸业者要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开拓茶叶国际贸易市场,共同将中国茶以及茶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再度复兴中国茶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开创茶叶产业发展的新时代。两岸还可以共同研拟制定茶产业方面的国际技术与质量规范、标准,争取国际话语权。
作者简介:
李荣民,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原会长、商务部经济合作局原局长、商务部直属机关党委原常务副书记、中国机电商会台北办事处原主任,现任中央和国家机关行业协会商会第三联合党委专职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