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秀屿:“空壳村”变“富裕村”
2022-11-24   作者:傅梅香   来源:湄洲日报

近日,在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汀港村传统线面基地,74岁的张永华和老伴正忙着拉面晒面。

“线面生产不仅是养家糊口的手艺,更是共同富裕的‘金钥匙’。”张永华说,这些年来,汀港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越来越美。乡村旅游也带动了线面产业的发展,逢年过节,线面供不应求。靠着丝丝线面,许多村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如今,张永华将一楼房子无偿腾出来,交给村里建设传统线面基地。基地将以油画形式,展示线面制作加工的全过程。

“通过基地建设,为线面注入文化内涵,赋予这个产业更大的发展活力。”汀港村党支部书记林炳贤告诉记者,该村还注册线面专用商标,进行统一产品包装,打造优质品牌,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村民收入,并鼓励更多的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促进乡村振兴。

汀港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过去,这个依山傍海的小渔村是贫困村、“空壳村”,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村级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在各级部门的帮扶下,该村立足实际,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山海旅游资源优势,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配套,蹚出一条以山促海、以海养山、文旅融合、产业蓬勃发展的新路径,不仅实现了脱贫出列,更驶入乡村振兴“快车道”,先后获得“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称号。今年,汀港山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网红打卡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谈起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整行装再出发,从“网红”走向“长红”,驻村第一书记林树岩说道。

借力政策东风,汀港村独具山海特色的乡村旅游渐入佳境,紫菜、海蛎养殖、手工线面等传统特色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目前,村里建立紫菜育苗基地11场,年育苗2600多公顷,年净收入300多万元;扶持海蛎养殖427户,年净收入980多万元;扶持紫菜养殖户62户,年净收入230多万元;扶持汀港纯手工线面加工115户,年净收入840多万元。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该村通过入股风电分红、集体土地流转、出租场地等举措,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自我造血”,变化逐步显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增长到去年的26.9万元,村民年收入从2014年的5476元增加到2021年的2万多元,“空壳村”变“富裕村”。

“我们正在实施养殖设施升级改造20公顷,推进黄瓜岛之南至汀港青之北‘贝壳养殖千亩计划’,建设妈祖文化中心和传统线面产业加工示范点,引进福州世源旅游公司,规划建设民宿,发展餐饮经济等,加大力量筹备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林树岩告诉记者,村里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的乡村振兴蓝图,把村庄规划与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融合山海旅游观光、休闲农业旅游、线面文化、渔村民俗、妈祖文化、历史人文体验于一体的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特色型渔村,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夯实群众增收基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责任编辑:何菁锦